愛的藝術

一直沉浸在邱妙津19年前遺留下來的心緒裡。直到今天,她從前對情感的抽絲剝繭,還是那麼地具有穿透力量,那麼地動魄驚心。每讀幾頁,就會有想拿筆紀錄下來的段句。

今天感受到她對愛的歡喜與悲切。她說:

……所以在愛你之中已經是我實踐自己生命的本身了,不是為了甚麼結果而要去愛或不愛,能愛而去愛或不能愛而不去愛這種過程才是目的自身和意義本體,才是我所說的“穿越”。

愛,就是這樣,敢去愛就要敢被傷害,這是勇氣,我得付出傷害來買愛中的收穫,愛的收穫不是得到一個人,而是我說過的:能愛而去愛,不能愛而不去愛的過程本身,我真的去愛了。

她理智地批判愛,認為愛與不愛都是對自身歷練的添加。重點不是愛外化時的對象,而是愛本體存在時,對自己生命過程的意義。但是,她卻也混亂地明白,自己長久抵抗被愛的終極後果將奪去她的心智:

我總是想盡辦法在拒絕被愛,似乎我的全部意志都是用來對抗被愛的需要,那種渴望是如此深切以至於轉化成愛人的熱情是那麼強烈,而當它指向外時是狂暴地噴瀉而出的而不是細水流長,所以要快速枯竭於這種噴瀉方式,且要吸進被愛飢渴一直被隔絕滿足的劇毒,而這飢渴的性質是愈強烈地去愛也就愈發燃燒,最後既是快速枯竭又全身紫青瘀腫,終於早夭。

強烈地愛與強烈地不愛,這之間的平衡點都是人們竭盡一生在學習尋找的。不管身體還是心,都承受不了過度猛烈的愛。身體會支離破碎,心會灼燒而焦;刻意地抗拒愛,則積存著一股潛伏的反動力,待來到一個臨界點時終將如火山熔岩般爆噴,滾燙地無以承接收場,殘害了自己與他者。

能夠如此心思敏膩,確實不是你我都有的。這是上天的給予,只是這一種給予叫人迷惑,給當事人帶來的,究竟是無上的天賦?還是人生的悲劇?如邱妙津,當她如此透悉愛與情感時,也才不過二十歲,正值青春年華的階段,她卻早早步入對生死愛恨的糾葛藤蔓裡,紊亂無助地面對這些命題,最終讓她自己將生命劃下休止符,得年僅廿六歲。

藝術總是被認為需要悲劇的苗荳來提煉。很多藝術創作家用盡一生的掙扎,來換得人們眼中至高無上的成品,孰不知這些文字油畫音符雕塑背後,其實都藏有多少條看不見的血淚所交織而成。

而這便是所謂的藝術,這才叫做藝術。邱妙津寫愛,何嘗不是一門藝術?


Comments

  1. 我對愛不是很了解

    它太深奧了

    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哦..只看到ayu的下巴

    拍照時應該站起來啊..

    哈哈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