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中環,尋找隱匿的歷史軌跡

by カミナリ
聽聞不少人說起旅遊香港是又愛又恨,我猜想原因在於,擁塞匆忙的生活節奏讓港人以更犀利的作風對待人事,不夠溫潤的交際手法和迫於無奈的有限空間自主權讓人厭之;前衛繁華又物質飽滿的城市瑰麗燦亮奪目,身處其中總是得以發掘讓人樂此不彼的都會情趣,則又讓人愛之。

我很幸運的是,前者的失態在我三次訪港都沒有遇到——除了此次在深水埗遭一名精神失常的阿伯突然朝我大吼,並且緊跟身後,不準我拍照(原因不明)——香港的華美貴氣每一回都讓我目不暇接,也總是忍不住讚佩起文明在這塊土地上繁茂開枝的姿態。



香港和馬來西亞一樣,在19世紀曾被英國殖民統治,而中環作為英殖民時代最早開發的地區,呈現在世人眼前的大多是古今中西交融的一面,在熱鬧現代的城市規劃中留住一間百年廟宇或一條石板路,在線條簡潔凌厲的摩天大樓旁保住一座殖民風格的警署大樓或一幢老式店鋪,在國際精品進駐的購物商圈隔壁開闢一個藝文走廊或二手市集,鬧中得靜,創新和傳統互為依存。

報章雜誌和(如今的)網絡媒體無不在日日推廣各種實用的旅遊資訊,我比較好奇的是,在那些萬丈高樓和萬家燈火的背光處,在中環這個世界級金融中心的中心點,為何還是看得見保留得那麼完整的古建築和街道?它們曾銘刻了哪些快要被時代的巨輪磨平的痕跡?

而這也是我們今次再度選擇「散策」中環的原因;散策(さんさく),日文裡是比悠晃閑走的散步具備多一點路線安排,一邊走一邊欣賞沿途的漫遊方式。我們沿著歷史的軌跡前進,一點一滴搜羅隱藏在今日香港霸氣面貌底下的昔日風華。



西港城

英軍於1841年登陸香港島,殖民150年,若說起英殖民的歷史序章,就要追溯到西環的西港城。

以英國愛德華古典建築風格建造的西港城,在港島仍未填海擴大之前,面朝北處盡是海口,也因此,海港城原身為海事處,走進目前作為布匹商場的內部仍可看到巨大的圓拱形門楣,就是當年讓船隻入埠的設計,1990年重新修復後被列為法定古蹟。

二度走進西港城,眼見熟悉外,也令我想起去年我們來這裡是為乘坐電車,因電車的最末站就是在這西港城門外。



西港城>水坑口街

香港有一個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就是這裡的街名和地名在中英雙語上未必如我們見慣的對稱,英國人取的街名在華人口中也許變成另一種更接地氣的稱呼,久而久之,兩者都成了官方註冊的名字,形成一種異同共榮的特色。這一點其實在國內的檳城也可見到,而檳城也曾是英殖民政府的重要腹地。

好比水坑口街的英文名叫「Possession Street」,從中可知當年英軍是從這裡登陸進行佔領, 而在華人眼中這裡卻是水坑之口,兩者都各別描述了當代的光景。



西港城>水坑口街>太平山街

繞進太平山街,呈坡狀的道路兩旁都是廟宇,和我們在大馬熟知的冠頂華蓋的廟寺不同,香港因地狹人稠,不少祠廟都設立在樓厝之中,像店鋪一樣擁有一方門面,在香煙繚繞中綴上一抹朱紅色,為百姓祈福解憂。

觀音堂、太歲廟都歷史悠久,其中最抓住路人眼睛的要屬俗稱「百姓廟」的廣福義祠,繽紛的彩繪墻身不止亮眼,也顛覆了中華古廟的傳統形象,這座建於1856年的宗祠曾是患病華人的收容所,為漂洋過海尋求一線生機的異鄉客提供身心庇佑,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物。


カミナリ

西港城>水坑口街>太平山街>樓梯街

和大馬一樣,英殖民造就了香港中西薈萃的人文特色,從建築物本身就能窺見一斑。

19世紀中期,上環一帶多為華人聚居地,而英美洋人則住在環境較好的中環半山區,以花崗岩沿著山勢而建的這條樓梯街接連起華洋兩區,也見證了中西文化的融合精髓。

比如我途經的必列者士街上矗立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所,糅合了美國芝加哥的紅磚墻建築風格,沿著樓梯街拾級而下來到荷李活道,就會看見綠瓦白墻的文武廟。前者擁有室內運動場、泳池和市民會堂等多功能設施,是20世紀初期的華人聚會場所,後者則歷史更為悠久,建於1847至1862年間,在香港開埠初期是華人解決紛爭的最早「仲裁所」,一中一西的建築由樓梯街貫連,各異其趣。


カミナリ

西港城>水坑口街>太平山街>樓梯街>荷李活道

作為香港開埠後的第一條大道,荷李活道可說是香港最有名的街道,不過很多人以為它和美國電影夢工廠的「好萊塢」有所關聯,只是在譯名上相異,事實上荷李活道的英文名確是「Hollywood Street」,但卻不是指好萊塢,而是冬青木(Holly wood),因為早年道路兩旁都種滿了冬青樹而得名。

如今的荷李活道除了畫廊古董店林立,也添綴了許多街頭壁畫,將藝術活力注入大街小巷,貼近民眾。

這些壁畫不止由香港本地藝術團體繪製,也請來了泰國、韓國等國際知名塗鴉創作人參與,為荷李活道的老建築增添一抹新意,其中一些壁畫更成了近年來無論是在地人還是觀光客打卡拍照的熱點,往往可以看到人潮滯留在一面繽紛五彩的墻壁前,排隊輪候拍照,催生出另一股不可小覷的城市魅力。



西港城>水坑口街>太平山街>樓梯街>荷李活道>砵典乍街

又稱石板街的砵典乍街是一條標誌著歷史痕跡的400公尺小坡道,從前為了方便往來上下的商人能更容易行走在這條陡坡上,有關當局用石塊鋪設成階梯狀,除了徒步輕鬆,雨天路滑的情況也有所改善,而這個獨特的石板設計讓它被保存至今,還列入一級歷史建築。

可在我心中,石板街有著另一份個人情懷,只因あゆ曾在此地和余文樂拍攝過一支MV(按這裡觀看)。去年散策中環時,我就曾來「朝聖」過一次,那種你先在影視作品裡認識、爾後才在現實中親身拜會的經驗,輕易會讓一個地景從所有的旅途記憶裡排眾而出,鮮明地跳躍眼前。

這一回再看到,發現街口旁豎立起一個新增的牌坊,上頭還有3D立體浮雕,把19世紀的石板街景況具體呈現,生動地對比出古今交疊的印象。



我們走過兩邊都擺滿令人眼花繚亂商品的鐵皮攤位,忍不住瞧上幾眼,然後轉進威靈頓街,看到被大樓切割的天空逐漸黯淡,這才發現是時候祭祀我們的五臟廟了。

人家說:身體要吃飯,心靈也要飽滿。我們倒是反過來,在中環走了大半天,看了許多舊城痕跡,最後才驚覺肚子空空,不過要在遍地美食的香港餵飽自己不是難事,難處在於一個旅人的荷包有多厚,應付得起哪個層級的餐廳罷了。



prev/ 青年旅舍初體驗②——美荷樓的新生
next/ 散策中環,尋找隱匿的歷史軌跡②——大館的新舊交融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