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說中國話,我說中文,行了吧?

生活被英文字母充斥的我,最近聽到了台灣女子組合SHE新專輯裡備受爭議的第一主打《中國話》,感觸特別深刻。

姑且不論其被染上的政治意味,單純從音樂的角度來欣賞,作詞人鄭楠和施人誠聯手將“中文”在全世界開始普遍的現象描繪得淋漓盡致。的確--尤其在華人社群為主流的國家裡--我們都不難找到像歌詞裡形容的,老外愛上各種中華樂器、中華美食、中華文化,或是將這五千年的精髓融入他們生活裡:開店、創作、舞蹈等,甚至“捲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

打從一出生,我們便被灌輸英語的重要性:它是國際通用的語言。許多家長在孩子未正式踏入教育的門檻之前,就已經在家與牙牙學語的孩子進行英語會話等學前教育,為的就是要下一代掌握這二十六個拉丁字母衍生而來的語言。

政府方面也不遑多讓。新加坡可以說是一個華人佔大多數的小國,但是其中文水平普遍較低,因為新加坡政府實施了以英語為教學媒介語的政策,除了華文課,新加坡華人都接觸英文版本的數學、科學、地理、歷史。這個政策很成功地在短時間內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英語會話強國,中學畢業後,他們到西方國家升學的適應能力明顯較強,唯一的代價是有越來越多華人後代不諳中文。

長久以來一直在努力學習英語,以便能夠說得一口流利如同老外腔調的我們(寫到這裡,Mr. Matthew打電話來,我本能地轉換成英語與他對話……)聽到這首《中國話》、看到“多少年我們苦練英文發音和文法,這幾年換他們捲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時,應該會連連點頭同意、大聲稱是的吧?

可不是嗎?看看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多黃皮膚黑眼珠的演員出現在大螢幕上,即使整部片子是美國本土製造,偶爾還是可見華人演員的客串,例如即將上映的《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周潤發就飾演一名惡名昭彰的中國海盜;還有香港電影的成功翻身讓好萊塢驚艷,紛紛買下重拍版權。他們對亞洲市場不再忽視,而是虎視眈眈,尋找拍片題材。

隨著2008年中國奧運的來臨,相信中文將會持續發燒,越來越備受矚目。蛋炒飯取代漢堡薯條,成為這個世紀的新寵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