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水舞台跳下去!」

by カミナリ
嚴格說起來,我對於日本京都多所寺院的認識,都是來自早期的文學典籍,比如在遊客界名氣非常響亮的清水寺。

最早接觸到「清水寺」這三個字的印象,我記得是來自高中時期我從忘了哪本小說中讀到的日本諺語「從清水舞台跳下去」(清水の舞台から飛び降りる),用來比喻破釜沈舟的決心。後來才從更多的媒體報導和網絡資訊中逐漸了解到這座建於公元778年的古老佛寺的背景。

如果說有什麼理由讓我想一訪清水寺,多年前讀過並深植在我腦海中的這句諺語,很可能就是埋下了我日後一心嚮往的籽苗。有時候,早年(?)的閱讀印記似乎具備更深刻的驅動力,成為未來催使你奔赴該地的一種契機。



一早我們就從京都車站搭乘市內循環巴士前往清水寺。這一天是日本「大晦日」(也就是除夕)的前夕,雖然我早已做好準備會看到萬頭鑽動的盛況,但另一方面還是悄悄自我喊話:大多數人應該會明天才去(日本習俗為大晦日到佛寺去參拜),今天「應該」會相對少人。



在五條坂下了車,爬上斜坡,來到清水寺的售票口,果然人潮如織,雖然視覺上看來全都是黃皮膚的亞洲人,但聽覺上立即就可辨別國籍;操著粵語、北京腔、台灣腔、英語等的各國觀光客多於說日語的本地人,可見這清水寺果真是超熱門的景點哪。



山號為音羽山的清水寺主要供奉千手觀音,佔地13萬平方公尺,與金閣寺和嵐山天龍寺並列京都境內最著名的名勝古蹟。買了票我們跟著絡繹不絕的人群走向正殿,香火鼎盛,人聲鼎沸,鶴立雞群的「自拍神棍」更是隨處可見。



然後,終於,我站上了這個主殿前的懸空舞台,也就是眾所週知的「清水舞台」。這個舞台由139根高大的木頭圓柱支撐,建在崖壁上,完全不用一根釘子來固定,建築技藝高超,結構也十分巧妙,但現今我們看到的這個清水寺是於1633年由德川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重建的 。



我憑欄而立,眺望周圍的枯枝敗葉,一覽前方壯闊的風景;身後人聲嘈雜,眼前寒風冷冽,一種對望的姿態,彷彿給我一種「身陷亂世之中卻目光悠遠」的意象。



從舞台邊緣俯瞰而下,大約有三層樓高,我想會決定從清水舞台跳下去,那樣放手一搏的決然肯定剛烈,沒有丟掉小命可能也已半身不遂,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背水一戰,或許是每個時代的人們都必須領悟的求生意志。

尤其在這個年代,生而生存,更為生活。




我站在清水寺前有點下傾的木製舞台上如是思考了一番。



接著繞過正殿,來到旁邊的「地主神社」。我想,這應該是全日本最受女性歡迎的神社了,因為這裡正是祈求良緣最有名(據說也最靈驗)的神社。



地主神社主要祭祀「大國主命」,相傳祂是出雲大社的主祭神,是眾神的統治者,也負責掌管人間愛戀,為善男信女牽紅線促成姻緣,類似我們華人的「月老」。




而日本人對於神社的形象包裝和設計還真是非常講究到位,從一踏進地主神社開始就可以感受到和前面清水寺全然不同的氛圍,少了些肅穆多了點趣緻,祈福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御守還包括了西洋十二星座,讓這裡儼然成了戀愛諮詢辦公室或是婚配中心,心不自覺跟著輕鬆起來。



最著名的是這個「戀愛占卜石」,可別小看這兩顆看似普通的石頭,它們可是自繩文時代(公元前14500年至公元前300年的日本舊石器時代)就流傳至今。兩石之間距離約十公尺,據說一個人只要閉上雙眼,心中默唸著喜歡的人的名字,從一顆石頭順利走向另一顆石頭就能「戀愛達成」。



這天我看到有一位少女閉著眼睛穿梭在人滿為患的兩石之間,身旁的朋友不斷指示她正確的方向,她緩步趨前,閃避路人,最後成功觸到了對面的石頭,兩人開心得手舞足蹈。據說該指引的朋友就將會是她戀愛對象的媒人,所以選對指路人也是很重要的。



戀愛的主旨就是追求幸福快樂,地主神社用好玩的方式讓求賜良緣這件事變得不再那麼嚴肅,就像是告訴你,轉入一個街角你就會邂逅一段愛戀,開啟一篇幸福的章節,那麼地簡單。



走出清水寺,我們來到最熱鬧的二年坂和三年坂,窄仄的小巷兩旁林立著各家特色店舖,從和菓子、七味粉、醃菜等伴手禮到包子、泡芙、仙貝隨手小吃一應俱全,看得我眼花撩亂也食指大動。





不過最教我感興趣的,還是這裡濃濃江戶時代風格的建築物群,石坂路貫穿樓宇矮小的房舍,門前的垂柳迎風搖曳,炊煙從廚房窗口冒出,偶爾從人群中走來幾位抹上脂粉、披上和服、露出頸背的藝伎,油紙傘和竹捲簾遮擋向晚的冬陽,炭火燒煮的宇治抹茶香味飄繞千里,縈繞心底。



看到「我楽苦多」的那方牌匾,想起自己曾寫過的一篇文章(《人生就是不停地學習》),也想起五月天阿信在《浪漫的逃亡》一書中提到:

在日本有很多看不懂的怪怪成語,例如說「一生懸命」、「天地無用」,日本人稱為「四字熟語」。其中,位在二年坂的一個店名最讓我摸不透,他叫「我樂苦多」。這意思是說,「我的快樂與痛苦都很多」? ,或是「我樂在承受更多的苦難磨練之中」?雖然始終沒有搞懂,這帶有佛家禪意的四個字,被我當成第一次寫日誌的blog名稱。可能正因為沒搞懂,才會一直去想,越想越覺得意味深長吧。

終於在這麼些年後站在它面前,有種不真切的感覺。



從那一次之後又活過了好些年,我想現在的我有點明白了這四個字所蘊含的意思;或許下一次再來這裡之前,我又會有不一樣的詮釋也說不定。


カミナリ
追伸:其他日本紀行系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