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個儀式
by カミナリ |
偶爾撇頭看一眼車窗外或是機艙外的景緻,然後繼續將視線移回到面前的文字。
時間的流動性在移動的交通中時而顯得格外明顯,時而又顯得特別模糊。
飛行時看似靜止不動的空氣,彷如時間都滯止不動,你看不到流逝的風景,於是你感覺時間被抽長加倍而變得更漫長。除了用各種電子儀器來打發時間,或是睡睡醒醒,或許有那麼一些時刻,你望著虛空神遊發愣,在盲點處暈開某些平日少有的念頭。
巴士車窗外細雨紛飛,雨點在玻璃表面被風吹得淚眼婆娑,模糊色塊的沿途給人時光飛逝的錯覺。你看著看著,也許就忽然感慨生命中交錯的偶然與巧合。
有時我會覺得,行旅的過程像是某種儀式。除了生理上的遷異,也給心理一段準備時間去醞釀和迎接即將來臨的一切。
臨行前你站在一個熟悉的地理環境,經過一輪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的交通奔波,走出機場時歡迎你的是一個全然陌生又新鮮的地域。
或是,從你不熟悉的人文風俗中離開,穿越一個密閉式的交通移動過程,回到氣候濕度語言都讓你放鬆的家園。
這樣的移動給我們習於安逸的身心去打碎鞏築在我們四周的堡壘,將渺小的自己狠狠丟進廣袤的世界,讓跋扈慣了的眼神接受各種壯闊天際線的洗禮,從而明白自己眼界的窄小與無知,而學會對生命永遠保持謙卑。
正如作家駱以軍寫道:「旅次中曾經一瞥而逝的印象,或旅途的放空顛盪中懷念起自己其實微細隱藏......」
而歸途則讓我們學會思源感激我們的生養之地,在一陣絢彩奪目的參訪行腳後沉澱,聆聽自己和母土原鄉的私密對話,然後才覺察,原來塑造你個性的許多基礎其實都來自根深蒂固的家。
或許正因為距離給旅者營造了一段時空的錯置感,去用身心體會行走前後的微妙變化,再膽怯的我們才會一而再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用生命的賭注去交換一趟又一趟喚醒自我對話的旅程。
旅地很精彩,但當你因身處異鄉而有所啟發時,我想那是更無價的。
——寫於大阪回馬來西亞的飛機上+吉隆坡回柔佛的巴士上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