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迎新歲:到錦市場辦年貨

by カミナリ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後,便將新年從農曆春節修改成西曆元旦的1月1日。

說到過新年,最早我當然是從漫畫中約略了解到日本人的過年習俗,《多啦A夢》第一話就是發生在正月,《蠟筆小新》也常常描繪吃年糕和拿壓歲錢的情節,到了後期,我更是從あゆ每年的跨年演唱會期間知道跨年要吃「年越しそば」(跨年蕎麥麵)和鏡餅等小習俗。

這些沒有特意去學習或發掘的日本文化認知,是我在那些網絡尚未如今興盛的年代,從生活裡的個人接觸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不自覺就在心底囤成一個形塑我哈日個性的重要根基之一。



直到我意識到時,我對日本新年時要上神社參拜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每年年末我也會從網絡上同步觀賞「紅白歌合戰」(很大原因是あゆ),到本地的日本百貨公司去買鏡餅,甚至我還記得有一年,我們一行人跑到家鄉附近最正宗的日本居酒屋去,試圖在燠熱的大馬模擬日本迎新的氛圍。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慢慢堆積成一個信念,在爾後的歲月裡如是對著我的耳畔呢喃:我想要到日本過年。

很幸運的,我有機會在2014年末飛到關西,和日本人一起跨年迎新,實現了我多年來的夙願。



2014年12月31日,這一天是日本的除夕,稱為「大晦日」(除夕夜稱為「除夜」),日本人習慣在除夕到佛寺祈福,並在元旦到神社參拜,是為「初詣」。



一早出門,就發現京都街道上人車稀疏,許多餐廳店家都大門深鎖,門前裝飾著「門松」(松、竹、梅——讓我想起《多啦A夢》的<慰問金紅包袋>那一集),大家都準備好要過年了。



過年到日本旅遊其中一個要注意的,就是除了餐廳提早打烊外,許多觀光景點也會暫時歇業,不過大多神社都會照常開放,有些地方也全年無休,所以要先做好功課,以免千里迢迢到來卻撲了個空。



為了感染日本人過年的氣氛,我們跑到京都有名的「錦市場」去,那裡可說是日本當地人最喜歡去的生鮮市集,販售各種蔬果食材和美食小吃,常年都非常熱鬧。

在墨爾本要去維多利亞女王市集,在京都就要去錦市場!



一到錦市場,就可以看到擠得水泄不通的人潮堵住了小小的巷道,人們魚貫前進,兩旁店家則努力叫賣著各種自家商品,有醃菜、海產、蔬菜、味噌、章魚墨魚等串燒小吃、栗子、各類糖果與和菓子等,應有盡有。




可以看見許多日本人正在做過年最後的採買,就像是我們新馬的春節期間,大家習慣到牛車水或是茨場街辦年貨,買個臘肉或是年糕什麼的,除了熱鬧還是熱鬧。




我前胸貼後背地縮在人群裡小碎步前進,一邊好奇地打量各家攤位,一邊觀察歐巴桑和老闆之間的討價還價,雖然是冷冬,但因為卡在人肉圍牆裡「隨波逐流」,加上熱情的吆喝聲和熱烘烘的燈泡,讓我頓時也溫熱了起來。



空氣中處處可以聞得到那種蓄勢待發的興奮感,人們的臉龐掛著笑容,嘴裡說個不停;抬頭一看,一個「未」字掛在空中,日本人比我們提早迎接乙未年。 新年到嘍!我也不禁跟著興奮起來。



接著我們便動身前往祇園一帶,準備這一晚的重頭戲——除夜敲鐘。



追伸:其他日本紀行系列: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