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上路

by カミナリ
在週末上午自然醒之後溫飽了一頓滿足的「Brunch」,閒來無事,我們驅車前往山城,尋找那口耳相傳的藝文咖啡館。

文字與咖啡,不知何時成了世人眼中最匹配的戀人,濃烈的香味搭配濃稠的情感,燒煮出一壺世俗認為清高的雅氣,在口舌之間縈繞,在思緒之間盤纏,卻鮮少在他們世故的筆墨之間揮灑,反而最常在指頭之間舞弄,在鏡頭之間稍縱。



正午陽光熾烈,從對向車鏡、屋頂、湖面還有招牌反射出刺目的眩光,我一邊拿著手機充當GPS地圖,一邊試圖隻手遮擋赤道的熱情,「一直在路上」尋覓店家的芳蹤。

在繞過兩個街角仍遍尋不著後,我開始感覺到了太陽穴微微沁出汗水,而你握著方向盤的雙手也因曝曬而燒燙。空調發出氣喘咻咻的聲音,在午後當頭的氣溫下似乎也敗下陣來。

最後還是靠你天生優異的方向感辨識能力,找到了這家有點不起眼的、非常小巧的咖啡館,未踏進店門已可看到門庭若市。



要嘛就是大家慕名而來,證明這位老闆的名氣果真不小;要嘛則是他們家的咖啡蛋糕非常可口,遠近馳名;再不然就是咖啡與書的概念確實營造出當今許多人欲追求的藝文氣息。可看到如此人滿為患的景象,我還是忍不住怯步。

入內後坐上離門口最偏遠的吧台一隅,仔細環視店內陳設,小小的木質高台上方,從天花板懸掛下來的架子上擺了些酒瓶與玻璃高腳杯,側邊牆上的書架則放了不少村上春樹和關於日本的書,而身兼多職的「前報章編輯和Barista老闆」則在更小的吧台後方忙碌與咖啡機交戰。



原來這位就是之前常常審我稿的主編——看著戴著細黑鏡框的老闆,我在你耳畔悄聲說,你望了他兩秒便又把集中力回到菜單上,考慮究竟要喝拿鐵還是Espresso,對眼前這位前媒體人壓根兒沒有我有的興味。

隨手從書架上拿了幾本書翻閱,如同對我眼前的這杯卡布奇諾一般淺嚐輒止。或許不嗜咖啡的我永遠無法明白咖啡與文字相戀的秘密,正如身邊不嗜文字的你永遠不太理解來咖啡館卻不愛上咖啡的寫字人。



此時我旁邊坐了兩位年輕的學生男女,拿出紙筆向老闆說明來意後,便開始與他進行訪問。在我聽來似乎是學校作業,提問方式也十分稚嫩,我一邊斜睨著一邊忍不住猜想,身為資深媒體人的老闆或許已在心中發表了一堆關於採訪的教程。

(不過看他如此忙碌沖泡咖啡,或許也可能只是在不斷記誦著兩茶匙可可粉、三百毫升鮮奶等的SOP。)



小小室內的輕微交談聲,以及老闆用電腦擴音器直接播放的典雅音樂,交響出鎮靜人心的氛圍,讓書本裡夾收的寧謐與咖啡杯盛裝的靜默都飄散縈繞四周,對比落地玻璃窗外可見的氤氳熱氣,在柏油路面冉冉升騰的浮躁。

當我的太陽穴再度沁汗,你的咖啡杯也已見底,我們把書放回架子上結帳離去,騰出位子給店門外絡繹不絕的人客。



至於扉頁中的滋味還是咖啡更讓人回味,就留給消費的人們去評鑑吧。或許文藝確實需要咖啡,才能更普世化,而咖啡需要文字,才能襯托出更多層次的味道⋯⋯也說不定。

我們回到車上,繼續上路。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