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紀行前言:初次登「陸」


關於對中國的最早印象,我想首先是來自於小時候看的古裝片,雖然場景、服裝、頭飾等都蹩腳而廉價,卻讓當時懵懂單純的我看得津津有味,飛天遁地的招式和舞刀弄劍的俠義精神成了經典畫面,亦是我對這個歷史大國的最初認知。

長大一點,從教科書上瞭解了更多更詳細的史蹟和文學典故,我們的祖輩飄洋過海落居南洋,從此開枝散葉,為這塊馬來半島注入了炎黃子孫的血統。我們的肌膚在赤道陽光下曬成了健康的色澤,血液裡卻流動著中華民族的魂。

至於對中國大陸的旅遊記憶,一開始是父母親在我小學時期隨團到雲南去,回來後從他們口中聽到的各種故事。那個年代,旅行團最夯的路線就是帶著婆婆媽媽團到中國各省份去,因為語言的親暱,也因為老一輩想要探視自己血脈的根源之處。

更後來,親戚中有人到中國去公幹,長居久住,在那裡開拓了市場,從言談分享中我知道了更多中國當代社會的影響力與現況,加上中國經濟自零八奧運後的飛速飆升,挺進了更大的國際舞台,一時間矚目全世界,中文更成了英語之後最重要的語言之一。



當然,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功不可沒,曾幾何時我們追隨台灣電視圈的綜藝潮流,視台式用字和說話風格為華人的引領指標,以至於至今我的有些說話方式和遣詞用字仍深受當年影響。

隨著中國電視產業近年來的無限爆發,我們追蹤的電視節目從《我猜》變成了《我是歌手》,從《康熙來了》變成了《奇葩說》,從《流星花園》變成了《羋月傳》,因為整個大趨勢的風向偏移,觀眾必定向著人潮與話題最熱鬧的地方望去。

自此,我深知我絕對不能再把當初我對中國的各種認知一併帶在身上,我明白現在的中國已無法和當年同日而語,無論從社會版還是娛樂版的新聞篇幅都可略知一二。

有鑑於馬來西亞人到中國去目前仍需要申辦入境簽證,這或許是打我開始自助旅行這麼多年來,一直未有把它列入我的旅遊清單內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上日本在三年前剛宣布了免簽,我更是忙著飛奔日本而去,中國就這麼一直被我晾在一旁。



直到這一次。熱愛自然風光大於城市景象的你,在看過了東京的富士、京都的雪景、北海道的花田後,想要一探更壯麗的大山大水,中國遂悄悄溜進了我們的日常會話裡。就像你總是嚷嚷著說:「別小看中國,他們的風景絕對不遜色於日本和北歐。」

在好幾次不經意的提及這個話題後,中國行於是乎成了我們下一個目的地,而版圖如此廣袤多元的國境,我們最終把鼠標移到四川省,而這個有點「點指兵兵」選出來的地點,後來證明了我們再度受到了旅行之神的眷顧,一點也沒選錯!

至少,在許多身邊親友耳提面命地「警告」我說:「你去過日本這麼多次再去中國,小心適應不良」之後,我仍舊擁有一個美好而驚喜的旅遊經驗這一點來看,要嘛是他們低估了我的適應能力,再不然就是我們低估了這個年頭的中國。



下一篇:取道213國道,路遠迢迢的十個小時>>按這裡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