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山一角
2011年曾榮獲雅虎(Yahoo!)旅游專頁推薦的「死前必訪10大島嶼」之一的檳城,又名檳榔嶼,是馬來西亞其中一個舉世聞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超過50萬遊客光臨,08年還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去年更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舉辦的「亞洲10大最佳小吃城市」票選中名列冠軍,可說是集人氣與口碑於一身的明星島嶼城市。
之所以獲得「死前必訪島嶼」的原因,是檳城多元的文化交融。除了大馬國情的華巫印三大種族,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總督法蘭西斯·萊特(Francis Light)將其設為海軍基地,並聯合馬六甲和新加坡三個重要港口進行海峽殖民統治,加上因18世紀中國大移民而落地生根的華僑和本土子民所衍生的「峇峇娘惹」(Baba & Nyonya)文化,讓這座位處馬六甲海峽北端的小島成為遠東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三度造訪這座島嶼,這一次並未和太多的觀光景區打交道,因著旅伴グレース對吃的熱忱甚高,道地美食反而成了此趟行程的鎂光燈主角。
至此之前,在網上下訂了一間位於喬治市「牛乾東街」(Chulia Street, George Town)的旅舍,從那裡徒步至市內幾個口耳相傳的美食攤位或餐廳都十分便利。進房放下行李後,照慣例在Lobby拿了幾張地圖和資料,便展開我們的「美食特搜之行」。
一如典型的島嶼氣候,大白天穿梭在街巷內,頭頂的太陽如火烤,才走個10公尺就會瞬間爆汗,但從巷口飄來的陣陣食物香氣挑逗我們的味蕾,盡管再熱,也抵擋不了想要向五臓廟獻祭的決心。往往就是額心一邊沁著汗,一邊咀嚼細軟滑嫩的熱騰騰炒粿條,或是辣香四溢的福建蝦麵,如此這般的畫面。
此時來碗清涼解暑的「晶露」(Chendol)果真是人間一大享受。我想那些站在熾烈陽光下大排長龍的食客願意按捺著性子等候的理由當中,除了慕名而來想一嚐夙願外,熱情的赤道天氣也起了很大的煽風點火作用。
而事實上,除了美食,去年吹起的一陣「壁畫風」讓原本就遊人如織的檳城多了一個走訪的理由。來自立陶宛的一名畫家爾納斯(Ernest Zacharevic)受檳城旅遊局之邀,在喬治市內幾個不起眼的巷弄牆上繪制壁畫,以「2012喬治市鏡像」為主題,將檳城人的營生相貌於斑駁的老牆上重現。
經過媒體報導和網絡傳播,這名名不見經傳的畫家作品迅速成為許多在地人和外地人鏡頭下的焦點,甚至不少人不辭千里來到檳城只為搜尋散佈在城市各角落的這些繪畫。
前兩次拜訪檳城,壁畫尚未存在,今次來到遂也想一睹這掀起國內外話題的真跡。但走了幾條街去看一幅畫後,就覺得有點適得其反。
一條原本默默無名的窄巷,因為一幅壁畫而如花蜜吸引蜂蝶般,引來了一堆拿著相機穿著光鮮的人們,咶噪著拍照後便移往下一個目的地。畫作本身的構圖、勾勒和描摹技法未必獲得仔細的評鑒和賞析,且據說很多壁畫的所在地都是一般民宅住區,並非商店圈範圍,因此突然湧現的大批觀光客勢必或多或少影響了當地人的作息。
檳城因為觀光業的興盛,城市化之餘仍幸運地保有藝文創作的空間,本地藝術家在這片溫床的溫柔撫育下獲得滋養茁壯,這裡的很多畫廊和藝術展廳都是由新晉本地藝術家所開設。
當我們在欣賞外國創作者為本土藝術盡一份力時,是不是也該多多關注這些勇敢搞創作的年輕熱血,給予他們繼續追夢的機會?
檳城另一個聞名的觀光點是升旗山(Bukit Bendera),海拔830米,是昔日英國高官貴族殖民此地時的避暑勝地,這裡擁有全亞洲第一個瑞士進口的纜索鐵道纜車,自1923年啟用,兩年前大馬政府撥款進行提升,去年底以全新的纜車系統重新投入服務。
乘坐時速10公里的全新纜車飛速飆上山,幾乎只要4分鐘就攻頂,除了一覽喬治市壯麗的鳥瞰景觀外,老實說就沒有其他娛樂了,所幸纜車票價廉宜,如果時間充裕且未曾來過,可以列入考慮。意興闌珊地走馬看花一番,我們便打道回府。
接著我們到「檳城僑生紀念館」(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這座氣派的宅邸是19世紀末一位商人的住所,裡面忠實呈現了作為一位富裕峇峇在檳城生活的起居樣貌,峇峇娘惹文化的精簡濃縮在此可見一斑。
無論是家具擺設、餐盤用具、雕花樑柱,還是娘惹服飾和寢具等,都具足展現了中國華人漂洋南下後和本地馬來女子通婚所誕下的獨有文化。
即便是土生土長大馬人的我,也還是對娘惹文化裡的豐采交融感到讃歎。那是一種大量吸吮了在歷史壓縮中菁蛻而現的痕跡,帶著原木沉香的美麗往昔。
檳城一直以來都是國際觀光客夾在旅遊手冊中的一個目的地,近年來接連獲得的國際頭銜更是讓它迎來愈發滿溢的人潮。我走在陽光下,和各種國籍的旅客擦肩而過,路邊的熱炒店坐滿金髪碧眼的人,滿頭大汗地吃著炒麵和叻沙(Laksa),除了熟口熟眼的三大民族,看到此番景象總讓我會心一笑。
這座島嶼用歷史的慢火燉煮著一鍋食材豐富的文化湯頭,我像個觀光客又似本地人般的,僅僅淺嚐了它那冰山一角的滋味。
追伸:
其他的檳城紀行:「檳」至如歸①、②、③
之所以獲得「死前必訪島嶼」的原因,是檳城多元的文化交融。除了大馬國情的華巫印三大種族,178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總督法蘭西斯·萊特(Francis Light)將其設為海軍基地,並聯合馬六甲和新加坡三個重要港口進行海峽殖民統治,加上因18世紀中國大移民而落地生根的華僑和本土子民所衍生的「峇峇娘惹」(Baba & Nyonya)文化,讓這座位處馬六甲海峽北端的小島成為遠東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三度造訪這座島嶼,這一次並未和太多的觀光景區打交道,因著旅伴グレース對吃的熱忱甚高,道地美食反而成了此趟行程的鎂光燈主角。
至此之前,在網上下訂了一間位於喬治市「牛乾東街」(Chulia Street, George Town)的旅舍,從那裡徒步至市內幾個口耳相傳的美食攤位或餐廳都十分便利。進房放下行李後,照慣例在Lobby拿了幾張地圖和資料,便展開我們的「美食特搜之行」。
一如典型的島嶼氣候,大白天穿梭在街巷內,頭頂的太陽如火烤,才走個10公尺就會瞬間爆汗,但從巷口飄來的陣陣食物香氣挑逗我們的味蕾,盡管再熱,也抵擋不了想要向五臓廟獻祭的決心。往往就是額心一邊沁著汗,一邊咀嚼細軟滑嫩的熱騰騰炒粿條,或是辣香四溢的福建蝦麵,如此這般的畫面。
此時來碗清涼解暑的「晶露」(Chendol)果真是人間一大享受。我想那些站在熾烈陽光下大排長龍的食客願意按捺著性子等候的理由當中,除了慕名而來想一嚐夙願外,熱情的赤道天氣也起了很大的煽風點火作用。
而事實上,除了美食,去年吹起的一陣「壁畫風」讓原本就遊人如織的檳城多了一個走訪的理由。來自立陶宛的一名畫家爾納斯(Ernest Zacharevic)受檳城旅遊局之邀,在喬治市內幾個不起眼的巷弄牆上繪制壁畫,以「2012喬治市鏡像」為主題,將檳城人的營生相貌於斑駁的老牆上重現。
經過媒體報導和網絡傳播,這名名不見經傳的畫家作品迅速成為許多在地人和外地人鏡頭下的焦點,甚至不少人不辭千里來到檳城只為搜尋散佈在城市各角落的這些繪畫。
前兩次拜訪檳城,壁畫尚未存在,今次來到遂也想一睹這掀起國內外話題的真跡。但走了幾條街去看一幅畫後,就覺得有點適得其反。
一條原本默默無名的窄巷,因為一幅壁畫而如花蜜吸引蜂蝶般,引來了一堆拿著相機穿著光鮮的人們,咶噪著拍照後便移往下一個目的地。畫作本身的構圖、勾勒和描摹技法未必獲得仔細的評鑒和賞析,且據說很多壁畫的所在地都是一般民宅住區,並非商店圈範圍,因此突然湧現的大批觀光客勢必或多或少影響了當地人的作息。
檳城因為觀光業的興盛,城市化之餘仍幸運地保有藝文創作的空間,本地藝術家在這片溫床的溫柔撫育下獲得滋養茁壯,這裡的很多畫廊和藝術展廳都是由新晉本地藝術家所開設。
當我們在欣賞外國創作者為本土藝術盡一份力時,是不是也該多多關注這些勇敢搞創作的年輕熱血,給予他們繼續追夢的機會?
~其中一家我很喜歡的Gallery,由兩位本地年輕男女創設~ |
乘坐時速10公里的全新纜車飛速飆上山,幾乎只要4分鐘就攻頂,除了一覽喬治市壯麗的鳥瞰景觀外,老實說就沒有其他娛樂了,所幸纜車票價廉宜,如果時間充裕且未曾來過,可以列入考慮。意興闌珊地走馬看花一番,我們便打道回府。
接著我們到「檳城僑生紀念館」(Pinang Peranakan Mansion)。
這座氣派的宅邸是19世紀末一位商人的住所,裡面忠實呈現了作為一位富裕峇峇在檳城生活的起居樣貌,峇峇娘惹文化的精簡濃縮在此可見一斑。
無論是家具擺設、餐盤用具、雕花樑柱,還是娘惹服飾和寢具等,都具足展現了中國華人漂洋南下後和本地馬來女子通婚所誕下的獨有文化。
即便是土生土長大馬人的我,也還是對娘惹文化裡的豐采交融感到讃歎。那是一種大量吸吮了在歷史壓縮中菁蛻而現的痕跡,帶著原木沉香的美麗往昔。
檳城一直以來都是國際觀光客夾在旅遊手冊中的一個目的地,近年來接連獲得的國際頭銜更是讓它迎來愈發滿溢的人潮。我走在陽光下,和各種國籍的旅客擦肩而過,路邊的熱炒店坐滿金髪碧眼的人,滿頭大汗地吃著炒麵和叻沙(Laksa),除了熟口熟眼的三大民族,看到此番景象總讓我會心一笑。
這座島嶼用歷史的慢火燉煮著一鍋食材豐富的文化湯頭,我像個觀光客又似本地人般的,僅僅淺嚐了它那冰山一角的滋味。
追伸:
其他的檳城紀行:「檳」至如歸①、②、③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