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鐵塔
結果,我還是和大家一樣掉淚了。
閱讀Lily Franky(リリー・フランキー)的《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我的意識彷彿被拉回到了10多年前的歲月,那一段壓縮了生命中苦痛與離捨的光景。
藉由Lily先生的寫作,我清楚看到了作為一個母親願意付出的無限犧牲,以及無可比擬的偉大。在孩子眼中,也許一直都無法體會及真確理解這樣的情操(即便你口頭上怎麼說你明白),一直到母親生命的最後、母親的離逝,再也無法聽到那熟悉的聲音、那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笑聲,或是關切的叨叨絮絮,才會切身體會到親情的無可取代。
Lily先生是幸福的,Lily先生的母親也是。也許因為是日本人,所以在感情表達方面都顯得很拘謹。即使是母子,雙方還是會有“不想麻煩對方”或是“會覺得不好意思”的概念。
母親一輩子辛勞工作,到了60歲的年紀,還在為孩子掙錢,時而還得幫忙解決在東京獨自打拼的孩子面臨的金錢週轉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家,卻不曾聽過母親發牢騷。到了晚年,還自給自足,跑去參加了互助會,每月按時繳交幾千塊日幣,為的是等到自己往生時,可以有一筆葬儀費(所謂的棺材本),而不必牢煩身邊的親人朋友。
這樣的精神——就算要死了,也還是不應該麻煩大家,並且為自己摯愛的孩子安排妥當,剩下的只有情感方面的羈絆——不止教人敬佩,同時也讓很多在父母羽翼下溫暖茁壯的孩子驚覺到:父母親真的都一直在為我們著想。想想自己曾經怎麼樣傷透了他們的心,怎們樣忽略了他們的存在、他們的感受,到最後,將自己的一切依舊捧在第一位置的,還是被傷了心的父母。
也許正因為這種不平衡的施受關係,Lily先生才會這麼寫:
不管再怎麼孝順父母,總有一日,終究還要後悔。後悔著:“啊,早知道為他們做那個就好了!”“早知道為他們做這個就好了。”
著實很無奈,卻又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事實。惟有等到我們為人父母以後,也許才會體會到,曾經自己的老爸老媽所歷經過的那種種既甜蜜又沉重的負擔、那種種無限包容的氣魄。
在2007年歲末,我很感激自己閱讀了《東京鐵塔》。在跨入新禧之際,世間的人們如人飲水,我還能用心感受到一股來自他方的溫暖感動的親情故事。
當越來越多人以“夢想”的名號,被吸引到不管是東京鐵塔還是巴黎鐵塔,國油雙峰塔或是101大樓腳下,離開了自己曾經如此熟悉的樂園,一邊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同時,也請不要忘了,一直默默守候在家鄉土地的、那一雙焦盼的眼睛。
我真的很想推薦這一本書給所有的人。如果說你已幾乎忘了最初離開家門的那一個信念;如果說你已漸漸融入哪一座鐵塔大樓底下的繁華生活,這本書能喚回你對故土的感覺,還有那片土地上,扶養你成長的雙親的輪廓。
如果如Lily先生所言,無論如何都會覺得遺憾,在還有機會與能力的情況下,竭盡所能地將那一份遺憾減至最小吧!
閱讀Lily Franky(リリー・フランキー)的《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東京タワー オカンとボクと、時々、オトン),我的意識彷彿被拉回到了10多年前的歲月,那一段壓縮了生命中苦痛與離捨的光景。
藉由Lily先生的寫作,我清楚看到了作為一個母親願意付出的無限犧牲,以及無可比擬的偉大。在孩子眼中,也許一直都無法體會及真確理解這樣的情操(即便你口頭上怎麼說你明白),一直到母親生命的最後、母親的離逝,再也無法聽到那熟悉的聲音、那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笑聲,或是關切的叨叨絮絮,才會切身體會到親情的無可取代。
Lily先生是幸福的,Lily先生的母親也是。也許因為是日本人,所以在感情表達方面都顯得很拘謹。即使是母子,雙方還是會有“不想麻煩對方”或是“會覺得不好意思”的概念。
母親一輩子辛勞工作,到了60歲的年紀,還在為孩子掙錢,時而還得幫忙解決在東京獨自打拼的孩子面臨的金錢週轉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家,卻不曾聽過母親發牢騷。到了晚年,還自給自足,跑去參加了互助會,每月按時繳交幾千塊日幣,為的是等到自己往生時,可以有一筆葬儀費(所謂的棺材本),而不必牢煩身邊的親人朋友。
這樣的精神——就算要死了,也還是不應該麻煩大家,並且為自己摯愛的孩子安排妥當,剩下的只有情感方面的羈絆——不止教人敬佩,同時也讓很多在父母羽翼下溫暖茁壯的孩子驚覺到:父母親真的都一直在為我們著想。想想自己曾經怎麼樣傷透了他們的心,怎們樣忽略了他們的存在、他們的感受,到最後,將自己的一切依舊捧在第一位置的,還是被傷了心的父母。
也許正因為這種不平衡的施受關係,Lily先生才會這麼寫:
不管再怎麼孝順父母,總有一日,終究還要後悔。後悔著:“啊,早知道為他們做那個就好了!”“早知道為他們做這個就好了。”
著實很無奈,卻又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事實。惟有等到我們為人父母以後,也許才會體會到,曾經自己的老爸老媽所歷經過的那種種既甜蜜又沉重的負擔、那種種無限包容的氣魄。
在2007年歲末,我很感激自己閱讀了《東京鐵塔》。在跨入新禧之際,世間的人們如人飲水,我還能用心感受到一股來自他方的溫暖感動的親情故事。
當越來越多人以“夢想”的名號,被吸引到不管是東京鐵塔還是巴黎鐵塔,國油雙峰塔或是101大樓腳下,離開了自己曾經如此熟悉的樂園,一邊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同時,也請不要忘了,一直默默守候在家鄉土地的、那一雙焦盼的眼睛。
我真的很想推薦這一本書給所有的人。如果說你已幾乎忘了最初離開家門的那一個信念;如果說你已漸漸融入哪一座鐵塔大樓底下的繁華生活,這本書能喚回你對故土的感覺,還有那片土地上,扶養你成長的雙親的輪廓。
如果如Lily先生所言,無論如何都會覺得遺憾,在還有機會與能力的情況下,竭盡所能地將那一份遺憾減至最小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