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理所當然


近日翻開報章打開電視連上網絡,無一不在追蹤報導馬航客機失聯的消息,倏地,關於飛航危機與意外的話題如火如荼展開,大家熱烈討論起關於波音客機的構造、歷史、人為與天災等造成航空災難的因素。

而或許也直到此刻,我們許多人才開始真正意識到飛行旅行中潛藏的(儘管以目前科技而言,機率已非常低)各種可能危險。

記得大約十年前,當航空業對一般庶民來說是個奢侈的旅行模式,當時僅有少數經濟較寬裕的家庭能負擔得起坐飛機出國玩的美夢,大多數人對飛機仍舊懷抱著羨慕又惶恐的心情。

尤其老一輩的人家,更有信誓旦旦打死不坐這個飄在半空中的鐵鳥,深怕一個閃失就會一落千丈萬劫不復。「沒事的啦!」大家總習慣這麼安撫。



然而,經過我國享譽國際的廉價航空業推動的熱潮,「人人都能飛」的確不再像是多年前遙不可及的夢,在年輕人之間甚至開始興起「旅行就是生活態度」的一種浪漫體現,大家平日窩在小小的電腦視窗前埋頭苦幹,等到時機來臨,就故作瀟灑地跳上飛機,衝出囚禁他們身心的城市,到異地的美麗國度去尋找旅行的意義。

這年頭,一個普通的受薪族只要願意省吃儉用,就能一年至少飛出國兩三次,短則在自己的鄰近國家探索,長則橫跨大洲抵達地球的另一端發掘天空的廣袤,乘坐飛機幾乎快變成如同乘坐旅行巴士一樣家常便飯。

關於飛行,我曾在《二三小旅事》其中一篇寫到:

機艙服務員親自示範逃生救急的步驟時,大多數人都只是在翻閱雜誌或乾脆閉目養神,幾乎完全無視緊急狀況時能救命的重要方法。

是已經能夠倒背如流?還是根本懶得費心去理睬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意外?


試問自己,假若真的突然發生緊急狀況,飛機上的你是否能夠迅速而正確地取出並使用救生衣和氧氣罩?



關於飛行安全,太常飛的我們早已對每一次起飛降落時的顛晃習以為常,也根本從未想過那些可能的萬一,抑或是不願如此觸霉頭地去幻想最壞的結果,所以我們用嬉笑輕率的態度取代了該要有的嚴謹,因為大多坐上飛機的人都是帶著一顆準備好去度假的雀躍的心。

我們因為漫長穩定的安逸生活而對眼前的安全感視作理所當然的配件,像是飛機上的安全帶,只要咔嚓一聲扣上,我們就篤定地認為自己最寶貴的性命就此緊緊而安穩地繫在自己懷中。

直到這次的事件,許多人可能才真正(或重新)驚怔於每一次衝上雲霄的諸多技術操作,或是安全著陸的必要專業態度。當我們看著無垠的雲海在窗外如棉花糖漂浮而心花怒放時,機組人員正嚴正以待地掌握著每一個人的生命。

對於這一次的事故,痛心的同時我也覺得命運它有時巨大不可忤逆。專家以過往經驗算出的概率來看,我們要遭遇飛行空難的可能性或許很低,但我們的安全絕對不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能保證你一定安全抵達或回家,就像沒有人能預算明天的你會怎樣。



雖然也不是要你從此對飛行帶有恐懼,但我們都該爲飛行安全儘一份力,做好自己的部分,除了保護自己,也確保了共乘者的基本安全。

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這一次的告別,會不會就是留在生命裡最後的容顏。

我們如今能做的,便是安靜地祈盼,什麼都無需多說。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