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但不佔有


當初的我一定從沒想過,自己會在有生之年和你相會,更無法預料到會因為你的出現而為我的人生增添這麼多,也讓我明瞭自己原來索求的是這麼少。

小時候出門逛街,每一次我都會悄悄盼望能帶一個東西回家,心中算計著要如何開口,用什麼理由說服父母掏出血汗錢給我買奢侈的進口玩具。

記得好幾次,任務失敗後,我都會坐在回程的車後座板著一張臉,才那麼小就明白越發大聲爭吵越會突顯自己的弱勢,甚至還會招惹來一陣自取其辱的打罵,因此我總是擅用沈默的力量,不發一語,將憤懣與不甘示弱同時釋放出去。

物質是最容易被眼球吸引,也最容易獲得的直接滿足。

我從小就學會了用擁有來填滿自己,於是在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搜刮來滿坑滿谷的戰利品:模型、畫板、漫畫書、CD、海報、電子產品、衣服、鞋子、朋友⋯⋯

我一直認為「加法」才是完滿人生的不二法則,隨著年齡的增加,周身的物質從數量的增加開始轉換成品質的提升,再變成價值的堆砌。

可想而知,這無窮盡的追趕到頭來只是累了自己,苦了親眷,日新月異的產品推陳出新,加上這些年大行其道的網路生態,純粹的擁有已經不夠,還要同時能兼備羨煞旁人的功能才行。

於是乎,很多時候我們竭盡所能去爭搶一個什麼,只是為了那眾目睽睽的一瞬虛榮心,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需要必要的,則早已被混沌混淆混亂了。



這些年的外出旅行讓我清楚看到一個很明顯的改變,那就是我的行李越收越簡便。當年第一次出國的大鄉巴佬,明明只是一個三天兩夜的行程,卻帶了超過一禮拜份量的衣物;幾年下來,從裝箱收拾的經驗中我才漸漸明白,有些東西的確可以不必隨身帶,繼而減少了越來越多不必要的物件,到後來精簡到只需要十五分鐘就可以輕裝上陣。

當我突然意識到這一點時,我才懂得欣賞留白的美麗;少的簡約況味;失去的遺憾淒美。

尤其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些許「無所求」的禪定味道,對花花世界的繽紛絢麗你並非視而不見,相反的,你極度貪婪地渴望擁有,但卻從不佔有。


~讀葉怡蘭的《旅人之窗》,看到了自己也去過的東京車站,回憶瞬間湧上心頭。~
記得和你穿梭在東京最讓人眼花撩亂的秋葉原時,我曾告訴過你,要是我早幾年踏足這裡,想必又會扛著許多《海賊王》或是《犬夜叉》的周邊商品回去。

而那一次,甚至是整趟東京之行,我們只是漫遊在城市中,走過上野公園氣派的博物館,行過隅田川旁安靜的巷弄,經過富士山下美麗的田埂,穿過五光十色充滿各種誘惑的澀谷街頭,只用眼睛去擁有曾經的一瞬,再用鏡頭和文字去收藏定格的永恆。

而我最訝異自己的,就是我竟然放過了從眼前多次流逝而過的種種商品。我已經覺得沒有必要買回家擺在櫃子裡或桌子上了。我們看似空手而歸,卻比任何一次的旅途還要滿載。

好比當我知道再也無法將シデ緊緊擁入懷中時,那種無法實際擁抱的疼痛曾讓我極度焦慮以致憂鬱,但放開手後掌心殘留的餘溫,卻是比任何堅固頑強的擁有具備更深的羈絆。

也許,那個愛買玩具的小孩,終於在堆積如山的廢墟中,找到了空出的小角落裡無拘無束的奔放。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