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慣


你看不慣那些自以為是的態度,仗著對理論基礎的那麼一點了解,便信誓旦旦地口出狂言,鐵口直斷得彷彿任何其他聲音都是贅詞,根本無需費心去聆聽。

你說你看不慣,真的看不慣。

人生閱歷讓你看到更多理論知識以外的可能面向,雖然說那些統整出來的各種數據必定有其科學根據和市場準確率,但如果只是一味地篤信這些數字和文字,而未曾從自己的角度設想或是套用,你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盲從。

而如果還因此狂妄地批判與其對立的其他見地,你認為這更是一種自大。



當人們聽到大多數的聲音正在共同倡導同一件事物時,他們首先會開始關注、正視、認識而後追逐,而這當中的「認識」因人而異。

有些人未經多番理解便一股腦兒地跟著身邊的吆喝同聲一氣,只為追求不被落單的狼狽;有些人則因涉世未深,理解不足,但又懶得多去深究,便鸚鵡學舌地一唱一和。

聲勢看似集體而壯大,但當中能根深蒂固的有幾個?而過目即忘的又有多少?

資訊爆棚的時代,我們不用出門就能認識世界,甚至可以坐在電腦前自詡XX達人,只要一條連上線的網路即可。唯有等到真的離開書桌,走出家門,踏進真實的世界後,才會大悟照本宣科的荒謬。



或許從前的你也曾是個自視甚高、目中無人的狂傲之徒,對前人古訓嗤之以鼻,確信自己想要確信的,可累積了一些年歲後,你也終於漸漸體會到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沒有非黑即白的分界,你領略了中庸的禪意,灰色的美學。

很多事情無法用二分法,必須在歲月中不斷推敲演練,而每一次的立場也會隨著時間變換,但堅持中要有妥協,妥協裡必有堅持。

因此,現在當你再度看到那些生澀稚嫩的面孔在高談闊論時,那豪氣干雲的口吻讓你看到了從前熟悉的自己,你說你的看不慣裡或許夾帶了羨慕與惆悵,羨慕他們擁有初生之犢的愚勇,青春是他們輸得起的籌碼,惆悵自己被生活馴養得很認份,歷練是武器也是盾牌,阻擋了更多冒險犯難的可能。

你看不慣,但你也可以理解,因為你不也曾經從那樣的頤指氣使中走過來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