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紀行②——大洋路之旅
來到墨爾本,除了墨爾本市的繁華街巷值得探索,當然不能錯過地大物博的澳洲所擁有的豐富自然美景,所以抵達這裡不久,我們便開始查詢當地許多「一日遊」(Day Tour)的配套與價格,準備隨團前往墨市外圍的郊區。
如果不想租車自駕,這類隨團旅遊在當地十分普遍,因此承辦公司的數量也很多,大多飯店或旅舎大堂都會放置各家公司的宣傳手冊,也有打電話幫忙訂團的服務,記得要先貨比三家再決定(雖然景點幾乎大同小異)。
我們參加的是在墨爾本西南岸赫赫有名的「大洋路」(The Great Ocean Road)一日遊配套。跳上迷你可愛的十二人座小巴,去欣賞號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沿海公路之一的絕讃美景!
大洋路全程250多公里,是在1919年至1932年期間,三千多名澳洲退伍軍人和海軍為紀念一戰時期殉職的戰友,而將墨爾本市西南邊的懸崖峭壁挖鑿開建而成的一條沿海公路,後來成為遊客來墨市必訪的最熱門景點之一。
懷抱著如此興奮的心情出發,我一邊聆聽司機導遊的介紹,一邊看著車子慢慢駛離城市,進入鄉野,車窗外的高樓被一片接一片的廣袤草原取代,一眼就能望到最遠的地平線,視野和心境頓時豁然開朗。
從墨市開了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後,便會抵達大洋路的起始點,綿延不斷的沿海公路將從這裡展開!
沿海公路,顧名思義就是沿著海岸線開鑿而建的公路,車子跟著依山面海的道路蜿蜒駛去,一邊可以欣賞一望無際的海景,一邊則可以將群山峻嶺的崖岸風光盡收眼底。
但很快我就發現,「沿海公路之旅」也就等於「暈車嘔吐之旅」。對容易暈車的人而言,這一趟九拐十八彎的路程絕對不輸雲頂或金馬倫的崎嶇山路,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讓我突然想起好多年以前,在雪遂還未建成以前,從台北到宜蘭的北宜公路。
等到司機導遊讓我們第三次下車拍照時,我的胃酸早已如海岸的波濤一樣洶湧地沖擊著我的胃壁和喉嚨,上車之際司機開始派發糖果,我想除我之外大家應該也在對抗美景和身體不適的衝突。
所幸經過了第一段非常崎嶇的段落後,接下來路況也比較平順了。下一站我們在Kenneth River下車,看見許多野生且不怕人類的紅毛鸚鵡,揮拍著翅膀飛到遊客肩上手上找東西吃,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羽冠繽紛的小鳥;當然還有躲在樹枝上熟睡的樹熊。
隨團旅行的好處是還包括一份午餐,而餐點選擇亦不少,甚至考慮到素食者。我們在Apollo Bay小鎮上用膳,我點的便是素食漢堡套餐,各類蔬菜制成的「泥餅」經過恰到好處的煎炸,搭配新鮮番茄和生菜,清爽可口。
吃飽喝足後,在鎮上隨處走走,之前因暈車導致的不舒服很快就一掃而空,上車時又是一條好漢!
之後繼續走走停停,在大約下午三點左右,我們終於抵達了今次大洋路之旅的重頭焦點──十二門徒石柱(12 Apostles)。
經過兩千萬年的浪濤和海風侵蝕,和海岸分家而形成的獨立石柱,是大洋路上最經典的景點,世界各地的遊人到來都必訪此地,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創造力。
因為當初有十二根石柱佇立著迎向來自南極的海風,遂被人們以《聖經》中耶穌的十二門徒命名之。可經過時日推移,被侵蝕過度的幾根石柱相繼崩塌,目前僅剩八根,但仍阻擋不了其歎為觀止的壯麗。
站在由坎貝爾港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設立的看台上,原本就低溫的冬天加上猛烈狂風的吹襲,只能說是冷到一個不行,尤其是曝露在夾克外的雙手,幾乎凍得快失去知覺(但因為要用手機拍照,所以堅持不戴上手套囧)。
接著分別到Loch Ard峽谷(Loch Ard Gorge)和「倫敦大橋」(London Bridge)。前者是著名的船難地點,後者是又一大自然雕刻而成的拱橋石柱,取名London Bridge可見當時英國殖民者的思鄉之情。
剛看完倫敦大橋天就開始飄起細雨,時近黃昏,也是今天行程的尾聲了。我們在黑暗的鄉間小徑上奔馳,打道回府,又是一條漫漫長路。
經歷了一天的公路之旅,老實說當下我對那些刻滿了歲月風霜的石頭沒有留下太多的感動或感觸,在黑漆漆的顛晃車廂內,我一心只惦掛著市中心裡那一床溫暖的被窩,只想好好睡上一覺(直到後來回味之時才慢慢體會箇中的精采)。
(to be continued...)
下篇:菲利浦島的袋育動物初體驗
十二門徒石柱真的是很美,唷!!呵呵
ReplyDelete我可能是比較幸運的人,我從來沒有暈車過,不過路程在如何彎曲!呵呵
啊啊,真羨慕!
Delete不過有一說是越容易暈車的人表示他的身體平衡系統越敏銳,
反之則越鈍哈哈(若是如此,我倒希望自己鈍一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