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紀行・夏》所有文章
我用繽紛的顏色,塗彩出這一幅印象派畫作,掛在回憶畫廊的牆上。
打開房門,看到僅有六個榻榻米的小房間內整齊乾淨,早已鋪好的床和棉被上擺放著摺疊好的浴衣和腰帶,第一次看到如此傳統和式風格裝潢的我們,身心的疲勞竟神奇地在瞬間蒸發掉,管他再累再睏再餓,也還是忙碌地試穿浴衣等等,忙得不可開交。
旅行時我最喜歡走路,也常佩服自己的腳力,而同一時間又不免矛盾地懷疑自己愈發上了年紀。從東新宿穿過著名的歌舞伎町走到新宿、原宿、表參道再到澀谷(間中還去了一趟明治神宮),即便六月的梅雨季節來襲,也絲毫澆不滅人們週日上街的念頭。
位居澀谷區、佔地70公頃的明治神宮於1920年成立,是日本神道教的重要神社,也是東京都內最熱門的參拜地點。此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公尺,但並非初建時的原型,因為在1966年遭受雷擊毀損,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鳥居可是1975年依照原版重建的。
「吉卜力」一詞源自意大利文「Ghibli」,是指撒哈拉沙漠的熱風,也是二戰時期義大利為其偵察機取的名字。身為飛行器迷的宮崎駿於是也為這個坐落在三鷹市井之頭恩賜公園(いのかしらおんしこうえん)內、佔地4000平方公尺的工作室用了一樣的名字。
晴空塔的原名其實如電玩般夢幻,叫「Sky Tree」,也被譯作「天空樹」。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新聞讀到這個名稱時,我立即便被其浪漫的名字所吸引,在心中立下有朝一日非來不可的誓約(?)。
不過也和郭正佩抱著一樣的心態,我想到這個在村上春樹的作品中屢屢被提及的Denny's,看看在《黑夜以後》的深夜時分,在白晃晃的日光燈管下沉默而各自用餐的人們的畫面。一種景點朝聖大於美食嚐鮮的心態,嗯,真要不得嗎?
這座以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為藍本、於1958年竣工的東京鐵塔,主要用來發射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直到2011年類比電視的播送終止,才由東京晴空塔取代發放畫質更清晰的數位電波,可說是晴空塔的「老前輩」。
興建於公元628年的淺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除了用以供奉聖觀音,也是江戶時代鼎鼎有名的將軍德川家康指定的幕府祈願所。而寺院前的入口「雷門」則是隔了將近三百年後才建的,也是最為遊人所熟知的淺草象徵。
1876年正式開園的上野公園是全日本的第一座公園,歷史悠久,佔地非常廣,達53萬平方公尺,除了上野動物園囊括其中,還有近來正在展出來自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館的翠玉白菜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科學博物館等,除了休閒,也集結了豐富的文藝氣息。
和東京鐵塔一樣,富士山除了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聖山,也成了全世界人眼中,一個對大和民國不動如山的象徵符號。那山峰處常年積雪的形象,或是接近完美對稱的圓錐山型,都讓這座高3775米的休眠火山優雅地守護著東瀛島國那如龍一般地理圖形的心臟地帶。去年6月22日,富士山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給了各地遊人多一個非到此不可的理由。
房間完完全全就是我想像中的模樣:榻榻米地板上鋪好床和棉被,一旁有小茶几和靠背菖蒲,桌上擺放著茶葉、茶壺和餅乾,拉開紙糊的格子拉門,小小的陽台上擺了另一組桌椅,而窗外,就又是那讓我神馳心醉的富士山。
人生中第一次的日本行,或許有太多大驚小怪,或許也太小題大作,但請包容一個如此熱衷日本、卻在積累多年後才踏上日本的人、他那種難以形容的激動與感觸。或許在現實裡的表情與肢體中看不到,卻不經意地流洩在最誠實的字裡行間。
在努力記載下東京之旅的點點滴滴的同時,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細節被篩濾掉了,於今匯聚於此,作為無傷大雅的小小趣致閱讀。
半夜一點,拿了浴巾我躡手躡腳走下樓,發現男湯女湯都烏漆嘛黑的,甚至連大堂的櫃檯也空無一人(不是至少要有隨時待命的旅館服務員嗎?),想來這家旅館真的沒幾個人。
歐吉桑用還不錯的英語和我們溝通,知道了我們要去一蘭拉麵後,帶我們到車站內的詢問櫃檯,請服務小姐幫我們用電腦找出確切位置和列印出更精細的地圖,然後請她畫出路線等等。
投入適當數目的硬幣和紙鈔,按了想要的食物按鈕後,立即就可以聽到販賣機內部開始運作,機器表面還有一個時間倒數的顯示屏,表示還需要三分鐘,食物才會準備完畢。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