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論自由的風中,飄舞的真理旗幟

社交網絡的盛行除了讓全世界連結在一起外,也無形中培養出一批習慣跟隨大部分聲勢吆喝吶喊的群眾。

這個時代,全球最大的民族不是炎黃子弟漢族,而是網絡民族,簡稱「網民」。因著各種社交平台應運而生,無遠弗屆的浩瀚網海除了提供資訊,也成了流言蜚語最大最好的溫床。

聯合國在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中表示,「言論自由」是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

在尊重他人名譽和保障國家秩序與風化的前提下,人人有主張及發表自由之權;此項權利包括保持主張而不受干涉之自由,及經由任何方法不分國界以尋求、接收並傳播消息意見之自由。

隨著新媒體的革新與發展,過去幾年來,不少媒體甚至廣大民眾藉社交媒體和部落格等發出聲音,讓全世界看到聽到。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在無形網路上成了最強而有力的一股影響之勢,也將是新聞媒體未來最主要的發展趨勢。

專業的知識分子以文字將大眾有權知道的信息傳達出去。一批相關領域的文字工作者集結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專業媒體團隊。身為專業媒體,就必須肩負起最重要的社會責任,做到真實、準確、全面和客觀的報導。

因牽一髪而動全身,網絡上正規的媒體言論雖然並非全面準確,至少在公共傳播上受到每一個有心人士的審核而不得不具備一定程度的客觀態度。


相較於此,大批潛伏在各種化名背後的網民,因迴避了被放在鎂光燈下直接檢視的可能,發表意見的目的未必為了公理,憑據未必真確,理直氣壯甚至狂囂的態度未必是為了正義凜然的人心。

有時候,不過為了一己渲洩,甚至一種嘩眾取寵的矚目罷了。言論自由這張盾牌,給了這群隱形軍團踩著鏗鏘步履突進敵軍的勇氣。而那敵軍,往往未曾在他們心中種下來龍去脈清晰且根深蒂固的怨恨。

人多勢眾的吆喝,最容易煽動平日裡缺乏主見的一群人。

陳文茜寫:「世上最可怕的現象之一叫“人多勢眾”。多數人當下的主張,未必是對的;但人一多聲音大勢力也大,於是民眾把它當真理。但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提出時,全球只有三個科學家贊成他的創見。人少,聲小,有時反而是真理。別急著附合那些聲音大的,多數人倒向它,只是怯於與之對抗。人多勢眾,容易造成偏見。」

為了批評而批評,或是為了突顯自身存在而發出的聲音,少了真理作為穩固根基,在網路世界卻是隨處可見。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Said)說過:「批評必須把自己設想成為了提升生命。本質上反對一切形式的暴政、宰制、虐待;批評的社會目標是為了促進人類的自由而產生的非強制性知識。」

若沒有批評背後的重大用意以及建設性,癡人誑語只不過借批評之名行謾罵之實,而可憐的「批評」,成了不敢承擔自身言行的小人最冠冕堂皇的藉口。

但真理會因此被湮滅嗎?真理或許會因一時的狂潮烈語而無法突圍而出,不過隨著時間如滑落指縫間的流沙,堅實有力的真理必定能如百年出土的遺跡,告訴世人它身上銘刻著經過歷史淘洗卻不隕滅的證據。


余秋雨說:「真實的本性是靜默的。」

曾經的詆毀與惡意攻擊,反而襯托了真理的屹立不倒,也成了緘默不語的真理的最佳見證。


延伸閱讀:真理越辯越明?假想敵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