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結語——從舌尖認識文化的時代

by カミナリ
告別曼谷,在機場等待入關之前,我們背著沈甸甸的背包尋找餐廳,想在離境之前再嚐一次在地的泰國菜。

第一次出國旅遊沒有托運行李,只帶上最精簡的衣物用品, 一個包包走天涯的背包客暖身體驗算是做到了,值得記上一筆。

反正我們來曼谷的目的不是瘋買,就只是最直截了當的吃喝玩樂。而這些年累積的旅行經驗把我訓練成輕裝便行,我也一早就想挑戰看看,能不能不拖個大箱子就出國的灑脫。

加上我向來不買伴手禮,泰國的土產零食老實說早已在海外打出知名度,新馬一帶的商場貨架上早就可見各類泰國出產的海苔、牛奶片、棒棒餅、飲料等,無須特地勞民傷財地再搬一箱回家。


カミナリ
如此現象不只出現在小吃領域,這個年頭,你在國內要找到好吃的泰式料理也不會太難。招牌冬蔭功和芒果飯快變成國人吃膩了的美食(或許泰式炒河粉Pad Thai還少見一些),跨國連鎖餐廳更是輕易消滅了你對泰國最後一點流連忘返的感覺。

可能國內的「在地化」冬蔭功更接近你的胃口,曼谷的炒河粉也未必更勝一籌,但是所謂的「道地風味」是,你不親自動身前往該地嚐一口,你就不會知道箇中的差別,也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復刻到其他地域去的原味文化。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對日本或香港的飲食文化早已倒背如流,卻不知道你認識的其實都是它們「移民」過來的身份與長相。常聽不少老饕或美食評論家如是宣稱,在新加坡吃港點吃不到香港的精髓,在大馬吃握壽司吃不到日本的精神,然後最終還是轉過頭去捧起原產地的滋味。

雖然最道地的,不一定是你覺得最好吃的。


カミナリ
胡晴舫在《旅人》中寫:「我們終於來到一個時代:膚色不再能夠指涉國籍,語言不足以涵蓋區域,服裝無以表達任何身份。食物,成為最後一種辨識文化的方法。」

在這個網際網絡連結全世界的時代,風景很可能已不再是一個旅人出發的動機,因為再嘆為觀止的絕景如今也可以3D數碼化,再精工縫繡的華服也可以空運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再奢侈氣派的設計名店也可以完美複製。

我在電腦視窗上看到了曼谷的繁華,卻必得親嚐一口泰國路邊攤販賣的酸辣湯,才能從舌蕾去重新認識我所以為的泰國。

我們漂洋過海去吃別人家的料理——那些我們早已熟口熟臉的菜餚——有時只是為了藉由飲食的粗淺方法去快速認識一個文化,因為唯有食物是仍然受到區域限制的東西,如臍帶般緊密牽連著原生地的符號。

我背著沒有任何伴手禮的包包,卻帶著一肚子的泰式辛香料上機,我用鏡頭去紀錄曼谷的城市風光和歷史遺痕,再用舌尖去記憶地域性的文化差異,以拼湊成這一趟旅程的行腳札記。


カミナリ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