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與牠們的產地——觀後與讀後
《哈利波特》的魔法故事在2007年以<死神的聖物>畫下句點,當年讀畢這七部耗時十年出版的巨篇小說時,不少書迷都既感慨又哀傷地接受了作者JK羅琳信誓旦旦說絕不寫續作的封筆宣言,但在相隔了九年後的今年,《哈利波特》以小說之外的另一種方式回歸,羅琳確實沒再執筆撰寫第八部小說,而是以舞台劇劇本的方式延續了魔法世界十九年後的光景。
劇本書甫一出版即打破不少銷售記錄,還讓自最後一本《哈》出版後、逐漸萎靡的實體書出版業再現回春跡象,許多早已隨著哈利一起長大成家的書迷興奮地從劇本書中找回魔法世界的熟悉面孔,彷彿沒有最新動向的那幾年,隱藏在麻瓜界不知名角落的巫師們依然過著他們日復一日的精彩生活。
而腦袋永遠閒不下來的羅琳更是野心勃勃地將她一手創造出來的魔法世界觀繼續延伸擴張,從原本圍繞在哈利波特世代的八零年代英國,一舉推前至1920年代的美國,而這就是最近打著「番外篇」或「前傳」名號推出的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的設定背景。
除了一早就在自設網站“Pottermore”上逐步公開的相關訊息,比如那些未曾在系列小說中提及、卻如實完整編排的人物關係與血脈族譜(波特家族史),還有世界各地的其他魔法社群(美國的魔法權威機構叫「美利堅魔法國會」(Magical Congress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CUSA))與魔法學校(日本的魔法學校「魔法所」(まほうところ)位於太平洋上的南硫磺島),羅琳也為這部據她說從2001年就開始構思延伸劇情的電影《怪》出版又一本劇本書。
這讓全世界的魔法粉絲在消沉了好多年後突然又忙碌起來,一會兒要了解三十六歲的哈利與其兒子之間的家庭問題,一會兒又要利用妙麗的「時光器」回到二零年代的美國,看奇獸飼育學家紐特斯卡曼德(Newt Scamander)在完成那本霍格華茲的教科書《怪》之前,在世界各地巡遊的過程中究竟經歷了哪些神奇的遭遇。
而更令人振奮的是,羅琳在電影上映之前已堂堂宣佈,《怪》電影只是「五部曲」中的序篇,接下來幾年還將會陸續推出相關續集,她確定不會為此撰寫新一系列的小說,顛覆了文字先於影像的傳統發表方式,觀眾或書迷若想要追蹤故事的進展,接下來就必須透過電影以及當做是電影周邊出版的劇本書中一探究竟。
上個月趁著從日本回來的空檔,我買票進戲院看了《怪》,也許因為沒有一如往常先從書中了解概括的劇情,也可能是旅途中積累的疲憊所致,晚上十點場的電影還未播放到一半,我的眼皮已經不受意志力控制地頻頻合攏,讓再奇幻炫麗的巫術或再怪誕詭異的魔獸都無法趕走盛氣凌人的周公來訪。
最後雖然還是硬撐著把電影看完,基本來說也沒有錯過太多重要的部分,但我還是對整體情結感到模糊混亂,以至於後來在書店看到和電影同步推出的劇本書時,我才想說買來讀讀看,畢竟文字還是我喜歡的故事媒材,況且作為常年書迷,我也非常想搞清楚那些出現在電影對白中、羅琳新創的魔法界專屬名詞。
劇本書很快就看完,雖然不若小說更巨細靡遺的描述,透過僅有對白和精簡的背景描寫,我還是從閱讀過程中對這個番外系列產生了比聲光特效的電影更大的興趣,也讓我自動喚出了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不少從未詳加解釋的重重謎團。
~幻影猿(Demiguise)~ |
這些都是細讀過原著小說的人才會在看電影時為之一怔所產生的種種疑惑,也是另一種麻瓜和麻雞(No-Majs)都無法領略的箇中小樂趣。
~拜月獸(Mooncalf)~ |
因不了解和恐懼而厭棄巫術的家長揮舞著正義口號的旗幟,要求大眾跟著她一起殲滅巫師與女巫,而懷有天賦異稟的孩子害怕不被接納而隱藏身份消極度日,這不都是你我都非常熟悉的現代議題嗎?對我而言,這是電影用一種寓意的方式包裝了這個社會批判,即使我當下沒有立即聯想到任何方面,心頭的一股熟悉同理心似乎直接替我解答了虛幻魔法背後的現實殘酷。
就如鄧不利多所言:「一個人的出生不是重點,成為怎樣的人才是。」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