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颼颼的高原耶誕,暖洋洋的家常度假


非常怕人擠人的我和家人們竟然選擇在普天同慶的耶誕節黃金連假期間到金馬倫高原(Cameron Highlands)去,在已知勢必塞爆人的情況下仍偏向虎山行,跳脫「外頭越熱鬧我們越閉門家中」的慣常習性,無視塞車人潮可能很快就磨光我們僅大約一茶匙份量的耐性,隨時坐困車中如關押籠子裡的野獸,到那時才張牙舞爪地嘶吼也為時已晚。

「每年耶誕節都在家裡過,有點無聊。」表妹這麼說著,然後在比較了悠閒在家無事做和出外忙碌追趕跑的兩種選項後,今年第一次斗膽把意向投給了後者,或許是試圖想要在年復一年的預料之中翻攪出一點不一樣的浪花,聊供今後慢慢回味——即使這趟行程可能會讓人累得像條狗。

下了到山上去過節的決定後——雖然明知洶湧的度假群眾無可避免——我們一群人開始仔細思考策略,以「Play hard不如Play smart」的精神佈局旅遊動線和時間表,盡可能避開有機會避開的車龍,盡可能選擇和一般大眾錯開的時段,將勞煩困頓之餘的休息機會大大提升。



有鑒於此,耶誕前夕的凌晨三點鐘,我們一行人就從南部出發北上,趁早摸黑趕在大部分遊人動身以前先走一步,雖然大半夜開車確實疲倦,但一車子人輪流接手方向盤,還有負責提振精神的副駕座配合聊天,以安全駕駛為第一原則,偶爾佐以無聊的笑話和動感吵鬧的歌曲,高速公路上我們暢行無阻,一路向北馳騁而去。

看著車窗外的漆黑天空慢慢從地平線彼端的中央山脈那裡透出微光,將巍峨壯闊的大漢山(Mt. Tahan)剪影映襯在蒼白的穹頂下,身邊的車子隨著太陽升起而愈發增多,而原本沉寂的車廂內也因逐漸甦醒的人們而開始鼓譟,零食飲料從前座傳到後座,再從後座接力傳回來。

等到我們吃完第N包薯片和更多雜七雜八的小零食後,車子進入打巴(Tapah)山路,開始沿著山麓蜿蜒而上,車窗外一邊是攀附在山壁上的蔥鬱大樹,一邊是佈滿山谷的茂密翠林,前頭不遠處的嵐霧中隱約透露出層巒疊嶂的山勢,給人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意。雖然造訪金馬倫的次數已經多不勝數(一年至少兩次左右),每一回迂迴上山時,就算會稍微暈車想吐,那種心曠神怡的精神抖擻還是如山林裡不斷吐露的芬多精一樣清新。



在金馬倫入住過英倫情懷濃厚的“Smokehouse”和去年七月下榻的“Bala’s”之後,這一次我們嘗試從Airbnb找來摩登的公寓民宿,新蓋好的公寓樓房裝潢用心,一切如新,小巧的三房一廳一廚二衛,讓在這裡呆上三天兩夜的我們已經非常夠用,唯一值得挑剔的,或許是沒有安裝WiFi分享器,但屋主解釋這一區屬於剛落成不久的新建區,網絡覆蓋率暫時還不太樂觀,所以未能提供無線網絡服務。



剛抵步不久,金馬倫就下起直到我們兩天後下山也仍未止息的長命雨,淅瀝淅瀝的雨聲如催眠曲,讓通宵驅車的我們統統一覺睡去;這麼一想,當外頭上山的車陣才開始逐漸增加至堵塞的程度,我們已安頓好一切,各自進房,躲在軟綿綿的被窩裡呼呼大睡,這或許就是我們寧願先苦後甜的原因,亦是沒耐心的我們偏好的旅遊態度。



平安夜,我們沒有到西餐廳去吃耶誕大餐,反而是跑到碧蘭璋(Brinchang)的有機蔬菜火鍋店圍爐,濕冷的空氣吹打在我們臉上,確實是國內能過的最寒涼耶誕節,冒著滾滾白煙的湯頭沸騰著撲鼻香氣,我們一邊看著外頭下個不停的大雨,一邊用瓢羹小口小口地啜飲因滾過菜葉而變得清甜的湯,暖胃暖心誠如耶誕節予人的溫暖窩心。



隔天,一夥人用毫無負擔的自然醒來迎接耶誕節早晨,沒有要趁早趕去茶園也不想蜂擁到總是萬頭攢動的草莓園裡,像是在地人般悠閒地在家裡沖泡一杯熱飲,吃一份現做的吐司三明治和蒸玉米,然後扭開電視,坐在客廳的長沙發或地毯上,漫不經心地播放本地頻道的特備節目,心不在焉地和身邊人東扯西聊,或是走到陽台上去感受冷颼颼的涼風,看濕漉漉的馬路反射出疾馳而過車子的模糊倒影,宛如黑壓壓的河面上漂流著貢多拉。



表弟帶來素描本對沿途的火鍋、花園下午茶、街景和人物進行速寫,將一幅幅眼前的景象用手中的畫筆封存起來,雖沒有相片絲毫不差的翻印效果,卻在筆劃間留下了無法複製的個人屬性;表妹悄悄準備了耶誕禮物給每個人,特別從家裡帶到山上來派送,每一份包裹在彩紙後面的物件都洩露出收禮人的個性;我則硬是要用手機播放あゆ充滿耶誕氣氛的<Winter Diary>(以及安室的<Christmas Wish>),試圖在難得稍微和往年不一樣的十四度氣溫下拉攏年末的節慶氛圍。



不少人總是疑惑為何我們總愛往金馬倫跑,因為在一些人眼裡,這裡不若國內另一個擁有高原氣候的雲頂(Genting)來得有趣,沒有主題樂園,沒有購物商城,只有一片接一片綠油油的菜田,一畝接一畝青森森的茶園,「到底要在那裡幹嘛?」是我最常聽見的提問。



但也是因為相同的理由,我們才更喜愛金馬倫高原的清爽,雖然這些年來不斷增漲的遊客人數讓這片原是寧謐緩慢的高地多了雜沓腳步和無止盡的堵車喧囂,但在這個赤道半島上,這裡或許是唯一一處貪眷涼爽氣候的我們願意路遠迢迢一訪再訪的,就像當年的英軍,在椰影婆娑的南洋開拓了一個仿擬他們家鄉的世外桃源,用一壺茶和一個熊熊燃燒的壁爐來一解思鄉之愁。



有時我會思忖,或許在我們的鐘情裡面還摻雜了些許嫉妒,嫉妒為何同為一國之土,這裡卻擁有得天獨厚的異邦氣候。就像我也常常幻想,定居這裡的人能在家中客廳建立一個壁爐,在耶誕節的時候完全無需跑到歐洲去就能切身體會電視和西方童話裡的那些佳節場景:把襪子掛在火爐前、坐在地毯上數算由松柏裝飾成的聖誕樹底下的禮物盒,或是在充滿歷史刻痕的都鐸風格餐廳裡享用一頓豐盛的燭光晚餐。



三天下來雨水從不間斷,時而傾盆而下,時而涓涓滴滴,濕重的水汽會讓一不小心赤腳踩在瓷磚地板上的人跳起來,此刻才知道印象中溫帶國家常妝點家中的地毯並非純粹是出於美感。每日出門前都得披上一件外套的習慣也讓「平地人」的我們既新鮮又好玩,但久居以後有些人或許會開始嫌棄這種無法暢汗淋漓的天氣,甚至聽說不少在地人因常年濕冷導致早年就患上風濕病,在我們看來浪漫唯美異國風情的生活方式,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另一種生活相貌,甚至是阻礙。於我們而言的稀罕是別人必須認真應對的家常,凡事一旦流於家常,便很難不窺見其中的真實。



後來從新聞上看到,這一年的耶誕節,金馬倫因滂沱雨勢導致土石流和水災,為數不少的受災戶被迫逃離家園,到臨時設立的避難所安頓等待救濟。我們帶著歡度的心情上山迎接耶誕,有一群人卻因為無法預料的風雨而流離失所,這是現實和夢幻、生活和逸樂之間毫無遮掩的對比。

後來下山時我們格外提高警惕,在仍舊飄灑的雨水中離開高原,回到陰霾甚稍帶點涼意的平地。



穿越景仰的目光,在觀看同一件事物後依然能欣賞日常的美好,或許才能確定是打從心底的喜歡,就如《小王子》裡面說過的:用心才能看見真實。而一個日子是否足以令你留下深刻的回憶,未必需要符合節氣的溫度或音樂,與之相伴度過的對象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我用簡短凌亂的這篇文字,紀念這一年我們一起上山吹冷風的耶誕節。



追伸:歷年的金馬倫高原紀行:
1)自然的氣息
2)偷得浮生半日閒
3)高原小屋的避暑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