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不滿族」的另類導覽手冊——讀蔡亦竹《表裏日本》


如果說從觀光角度認識的日本是「表日本」的話,那麼從民俗學和歷史學抽絲剝繭上溯的日本文化源頭便是「裏日本」。當熱衷的旅遊見聞已不再能夠滿足你對一個旅地的探求慾望,或許可以從建築學、節慶儀式、宗教禮俗、飲食演化中追本溯源,了解一個城市和民族在全面觀光化背後鮮為人知的典故與痕跡,那是觀光模式以外更令人著迷的部分,也已是超越純粹個人喜憎的深究心態了。』——寫於臉書

經歷過哈日風潮巔峰(九零至零零年代)的我,自小便因耳濡目染這些外來東瀛文化而對這個日出之國產生各種幻想,無論是從漫畫、日劇、流行音樂到電玩遊戲,日本一直是我心底十分感興趣的國度,直到後來出社會工作、日本取消馬來西亞人旅日簽證、國內廉價航空的開通路線等因素推波助瀾下,我才終於在快要三十歲的年紀踏上這個教我朝思暮想多年的夢之國。

這些年在日本的旅遊經驗與其說是觀光實踐,不如說更接近「驗證假說」的過程。帶著從各種管道吸收到關於日本文化的認知前往日本,我實地對照書扉描述和地景相貌的差異,我實際體驗在地人情和口耳相傳的落差,我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最大限度,盡可能走訪那些讓我魂牽夢縈的南北東西,應證了很多謠傳,也推翻了不少偏見。

而在我相當勤勞地往返日本多年後,我開始發現自己對日本的了解所知甚少,越靠近日本,我才越發意識到,自己所看到的日本只是管中窺豹,僅止於旅人對一個旅地的粗淺認識,而這樣的表象皮毛似乎再也無法滿足我對這個東瀛列島的好奇挖掘。



台灣作家蔡亦竹的這本《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於是成了餵養我深究日本的一塊豐沛養料。日本筑波大學日本研究碩士、文學博士畢業的他從民俗學者的角度所探討的日本,對我來說,正好給那些對日本文化已有一定認識、想要進一步拓寬相關背景資料者一個很好的延伸閱讀。

比如,當你對京都金閣寺和武士道精神都不算陌生,卻說不出貼上金箔的典故和幕府政權的演變過程,《表》根據年代表從日本繩文時代的拓荒故事講起,經過平安時代在京都的文化大躍進,到鐮倉和室町時代的武將干政而形成幕府政權,再到戰國時代最有名的將士三傑織田信長、豐成秀吉、德川家康,最後進入明治維新前後的江戶時代。

聽起來像一堂硬邦邦的歷史課,但作者詼諧輕鬆的筆調和對日本社會的熟知,加上他從宗教、民俗和文學等角度切入討論的方式,讓艱澀的歷史大河以深入淺出的寓教於樂閱讀體驗躍然紙上,讀起來儘管對龐雜的人物地名和幕僚系統有些頭昏腦漲,但箇中所透露的典故總是讓人讀來津津有味,往往有種「なるほど(原來如此)!」的恍然解惑感。我想這要歸功於擔任大學教授的作者,從平日的授課經驗中磨礪出來的高強說故事技巧。



很多老一輩的人總習慣認為,日本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複製版和縮小版,但那只是概括而論,雖然如實來說,平安時代的京都確實視中國為世界級先進大國,無論宗教(佛教)、文學還是政治體系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但經過改革、融合和演化後,不可否認日本早已發展出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精彩文化浮世繪。從宏觀的歷史和貼近在地的風土民俗來看這樣的文化變遷,更是一種有趣的學習經驗。

旅遊日本在這個年代已不再新奇,隨便上網就可以抓出百百款讓人眼花繚亂的行程教學和遊記分享,倒是在旅地和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事典上,並非人人知曉,就算去過一百次了,也有可能只對最新開張的和風星X克咖啡館瞭如指掌,卻對神社和佛寺傻傻分不清楚也說不定。

這本書並非旅日指南,但我認為它可以是「旅日不滿族」的另類導覽手冊,就像作者裡面提到的:「看完這本書後再次造訪日本,相信你會看到這個國家另一個不同的樣貌。」



——寫於2017年11月

追伸:本文亦刊載於今日《星洲日報》副刊<讀家>版: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