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有光,不在他方


在那個我還沒有能力提起行囊自行出走遠方探索世界的年代,網際網絡也仍未普及如今,天性愛玩的我便從書扉文字裡尋找地平線彼端可能的面貌,閱讀除了很實際地開拓了我的人生視野,也間接地培養了我對旅遊文學的莫名熱衷。

甚至有時候我還覺得,旅地的實地精彩還遠不如舒心地窩在家裡沙發上慢慢細讀一本遊記來得享受,有些本末倒置,但也是一種我對旅歸心情的觀照省察過程。

看他們如何談論一個地方一座城市,是向讀者傳達各種重要資訊,還是分享他們沿途發生的奇聞軼事,或對有些人而言,旅行只不過是另一種生活經驗,旅跡就是一些無關痛癢的瑣碎在地觀察,像一位朋友的口吻般,不吝惜地把他們在他方遭逢的平庸日常、瘋狂脫軌甚或是糗翻天的蠢事都公諸於世,那種獨特而充滿個人色彩的角度讓同一片風景有了豐厚紛呈的姿態,而當我無法將自己帶離那個溫馨的狗窩時,我便藉助這些旅者的筆尖飛翔。



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觸到林悅的《彳亍地平線》,當時我還是一名連自己的筆電都沒有的窮學生,我窩在學生宿舍裡熬夜啃讀她的文字,跟著她的心眼遊走了一趟壯闊的歐亞大陸橫跨之旅,為了省錢而沒有申請互聯網服務的我貪婪地盯著書上印刷的彩色照片,一遍又一遍地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走在其中的畫面。

再後來,當我終於也有機會拖著包袱學旅人似模似樣地自助旅行後,我最期望的竟然不是沿路的壯麗景致,不是引人垂涎的異域料理,不是眼花繚亂的血拼購物,而是我要怎麼把自己的行腳也提煉成一篇篇文字,像林悅那樣觀看他人,體會他方,再傾吐出在旅人移動和停滯之間的種種領略和感悟,儘管後來我的仿擬書寫只洩露出我的庸俗和狹隘。



作家蔡興隆前不久在家鄉居鑾(Kluang)舉辦了一場集合許多本地知名作家和媒體人的藝文講座「南邊有光」,我帶著像個小粉絲的心情前往,很高興會見了《芝士蛋糕和我們的貧窮》的蔡大哥,相談了幾句,光顧了他和妻子安娜經營的溫馨蛋糕店,然後才想起這並非是我第一次來這裡,幾年前來的時候就很享受店裡擺滿的各類書籍,當時還沒有隔壁擴建的書店,幾年過去,芝士蛋糕美味依舊,文學的光芒更耀眼了。



林悅亦是分享會的主講人之一,那一晚我終於有機會見識到文字以外的她,聽她和媒體人陳偉智(我常在報章上讀他寫的影評)詼諧對談,可惜只有短短一個小時,樂在其中的同時,也讓我再度思考起關於旅行各種無論是形而上的意義還是最務實的用意。



人們常說,世界的精彩是筆墨難以形容的,但在聽完了這場講座之後,在接近午夜的小鎮路旁,我突然覺得,世界再大再遼闊,有些人情旅事卻必得是筆墨才淬煉得出來的。

再也回不去的旅行,有它再也回不去的美好眷戀,但也有經過歲月淘洗而仍然璀璨如昔的事物,就像我深信能帶領我們走得更遠的文字一樣。



——寫於飛行前夕

追伸:
1)十二年前寫的《彳亍地平線》讀後:上冊下冊
2)本文刊登於今日《星洲日報》副刊<星雲>版: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