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旅事:衣食住行 ~香港篇~
關於旅途中的各種雞毛蒜皮小事
對策劃旅行絕對沒什麼幫助
不過或許能提供一點像是「心理準備」般的東西
(衣)
在吉隆坡的新聞發佈會上,香港旅遊發展局東南亞區域總裁陳俊文先生在面對媒體專訪時,回答了一個記者關於香港最佳旅遊時節的提問,因公旅居熱帶島嶼新加坡三年的他坦言,最想念的還是香港的冬季。
雖然沒有雪,年末的香港氣溫低迷,海上捎來的風更可以教人冷得直打哆嗦。這不禁讓我想起第一次拜訪香港的景況,被太平山頂的凜冽夜風吹得瑟瑟發抖,那也是第一回我們為一趟旅程準備風衣和圍巾,大衣的剪裁修身挺拔,除了禦寒還賦予了赤道半島的我們所未曾體驗過的秋冬感,彷彿披上這件厚重的外套,我們也藏起了那個與生俱來的鄉土氣息,在耶誕前夕的節慶人潮中安心撫摸著自己身上暫時借來的保護色。
旅人和原鄉的切割除了地域,衣著服飾也提醒著我們,這趟路上我們正在扮演的異鄉人角色。
(食)
自認食慾清寡的我對味蕾的追求比起這個時代的許多吃貨總是乏善可陳,來到被譽為美食天堂的香港,粵菜料理的豐富多元與地緣熟悉感讓各國旅人躍躍欲試,加上米其林星的風光加冕,為食而奮不顧身的精神在街上處處可見。
但旅人的時間總是有限,自從在日本奈良為一鍋釜飯在寒冬中排隊兩小時爾後無所驚艷,還大大縮減了我們的當日行程,我們就此學會了不再輕易被無論是網路上口耳相傳抑或是媒體瘋狂稱許的美味收買,且抱著一種隨緣的心態,正巧無人排隊那就試試看,不然就勇敢走進那些沒有光環加持的無名小店裡,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好比讓我們在香港吃得心滿意足的,都不是什麼品牌連鎖店,而是宛如在地人的廚房那般親切的家常餐廳。
或許於我們而言,餐飲體驗更多是在於整個用餐過程,而非吹毛求疵的色香味評鑒。
(住)
記得上一回來香港,我們斗膽選擇入住了一間位在深水埗的「唐樓」,沿著充斥濃重霉味、滿溢的垃圾桶和明目張膽亂竄的肥鼠的黑暗樓梯間爬上八樓(第一天還看見一隻死老鼠躺在走道正中央),迎接我們的是一個大約只有四個單人床大小的民宿房間,裡面還分隔出一個我見過最小的浴室和簡易的廚房流理臺,放好我們的行李箱後幾乎就沒有走動的餘地了。所幸房裡非常乾淨整潔,打開窗戶還可俯瞰底下的南昌街。
那一次的唐樓體驗確實給了我一個震撼教育,我想起沿途爬上來的時候看到的每一層住戶,有人就是住在這樣的空間裡,在這裡看電視打掃煮食洗衣服,我大驚小怪的旅途經歷卻是有一群人的日常現實,這在香港又變得更理所當然。
(行)
在上環召了台計程車,坐上後座便看見前排座椅後背掛著的兩排髮飾小配件,裝在透明塑膠包裝裡等待販售,像是一個流動的小賣部。
對計程車司機來說,那台車子就是他的星球,世界各地的旅人走進他的王國,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在那方小小空間內短暫交流,挪威的背包和香港的保溫瓶彼此邂逅,日本的小女孩和香港的彩色髮帶對視,打開車門,分道揚鑣,你的旅程繼續延伸,我的人生繼續循環。若有緣,你帶走了我的一點故事,我留住了你的一絲記憶。
碎碎唸——有時候那些未能寫入主題性紀行文章裡的枝微末節,往往更讓旅人印象深刻。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