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障礙背後的多重宇宙


常在和朋友的閒談中聽到「我有選擇障礙」這句話。根據當事人的說法,面對即使是生活中再微小的事物,只要必須擇其一時,便需要比一般人更長的時間做出決定。

回顧自己的狀況,似乎也稍微可以理解箇中的微妙心情。因為有時當我站在便利店的冷凍櫃前,看著琳瑯滿目的飲料小吃,或是坐在餐廳瀏覽好幾頁的菜單時,也總花了我自認相當的時間做考慮。

這種情形在國外旅遊時刻尤其嚴重。不確定究竟想買櫻花還是焙茶口味的霜淇淋,或是再三比對了三種包裝精緻價格不一的伴手禮盒,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要買哪一個給親友,甚至都走到了自動販賣機前了,仍猶豫著到底想喝冰的還是熱的。

我思忖了一下,發現其實越是雞毛蒜皮的事越容易讓某些人躊躇不前。想來那些人生重大抉擇或職涯規劃,因為有一個明顯的大方向,不是轉左就是朝右,通常會在某個階段就已心底有數,反而是無關痛癢的點餐或買個零食,卻優柔得彷彿選了甲就會一輩子錯過乙那般天人交戰。


說到底這背後的關鍵點,我覺得有兩個:

一是對金錢或際遇的錙銖必較,希望這一筆交易或這一次機會能換得讓自己百分之百滿意舒暢的結果——不然對甲不滿意的話立即可以再把乙丙丁也買起來,像人們常笑說的「只有小孩才做選擇」;

二是害怕承擔後果,假若到手的選項差強人意,就會對沒走的另一條路百般幻想,甚至美化,同時還會放大主觀判斷錯誤的懊悔感,怨歎「早知道」。

但人生從來沒有早知道,或是老派一點的說法:人生沒有Take 2。當選擇出現,勢必伴隨著錯失的流逝的擦肩而過的,即使我們回過頭去再走一遍,也不會是同一個時間點的自己了。

這麼說來,我們應當對所有的選擇懷抱敬畏以至產生障礙嗎?那樣似乎又太緊繃累人了。偶爾我會想像另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做出了這邊的我所沒有選擇的結果,創造出稍微不同的未來,像最近流行的「多重宇宙論」,既然無法打破這多選一的定局,何妨花點時間打開額上的第三隻眼,相信那些我們未能奔赴的分歧,都有另一個自己替我們完滿實踐了。

於是那一個下午,當我拿起便利店貨架上的一瓶麥茶,走向櫃檯結賬時,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我選了一瓶紅茶,走向一個和我相仿卻自此錯開的世界。


Comments

  1.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呢。有时的犹豫不决真的有点让人懊恼。要么就都不买,要么就每种买一个,哈哈。
    如果真有平行时空,那还真想和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相遇呢。

    ReplyDelete
    Replies
    1. 有時想想,會如此難以取捨,或許也是我們的貪婪作祟~

      我們都希望另一個時空的自己也正過著不錯(或更好)的人生。

      Delete

Post a Comment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