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片段之感CXVIII


(一)高原的露營車
從事旅遊業的朋友發來一則社媒帖子,展示本地高原也開始引進露營車,在冷冽的高山住進窄仄卻充滿異旅情調的露營車廂,有小小的灶台與水槽,有看似可以躺進最多兩人的床鋪,還有一個我懷疑水供與排水何去何從的盥洗浴室。

照片中成排好幾台露營車一字列開,我想說若不是真的用以拖曳載走,任旅人自行選擇停泊與野營地點,而是充作露營車造型的定點旅館的話,那就是近年來十分風行的奢華露營(Glamping)。


而若是真的拖曳可行,還得考量的另一重點是,本地旅遊景區對營地規劃與法規之發展程度。是否設置了供露營車停放的區域?裡面有無補水排污以及充電系統?還有垃圾回收與處置方案等,其實牽扯的層面浩大繁瑣,並非購入露營車就可立即上路。據我了解,高原目前未有專為露營車開發的營地,所以更別說比照外國辦理的戶外水電管線與排廢系統。

不是我對本地的這類流行有所微詞,但每當我看到熱門觀光區到處充斥隨手亂扔的垃圾,路邊棄置的瓶罐乃至嬰兒尿片,多年來未見太多改善,還有政府提倡環保實施的禁用塑料袋等政策總雷聲大雨點小,後續不了了之,我便很難不對這類行動旅遊失去信心。


試想想無良旅人在茶園邊上停下過一宿,離去後在原地遺下可怕排洩物和廚餘的景象,這並非我空穴來風想像過度,而是長年來實地親眼觀察到的結論,都什麼年代了,亂丟垃圾仍是我國普遍可見的傷風敗俗之一。每每說到這一點總讓我沉不住氣,深度懷疑那些人有沒有上過道德教育。

因而會有旅居高原十多年的七旬日本歐吉桑沿路撿拾垃圾的新聞報導,注重環保與清潔的日本人不忍青翠高山淪為髒污垃圾山,用自身微渺的力量為環境盡一份綿力,而自家子民卻道德喪失,成為垃圾製造來源,多麼諷刺。

追伸:後續追蹤得知這些中國進口的露營車將會安置在特定地點,以「Glamping」的形式經營。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雖然少了國外隨走隨停的流動野營精髓,卻足以給有興趣的遊客一種另類的住宿體驗,而在環境問題上亦最大限度地減低了傷害,算是折衷的最好做法。


(二)渡夜鳥
他在深夜等待一場慾望的降臨,隨著時鐘的秒針滴答滴答跳躍著微幅的悸動,但時間煮海,在深黝的夜色中慢慢燉煮出了一人份的寂寞,然後在暈開曙光的邊陲地帶載浮載沉。

慾望未曾臨幸,怒火卻開始逐漸燎燒,先是石火般敲擊出零星的火光,在墜落到腳下的地毯前就已逝滅,但灰燼累積太多,死灰復燃的機會不是沒有,於是從那一團無明的等待中悄悄燃起了火苗。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希望之苗,捧在雙手悉心守護,等到燙著了皮肉才驚覺那是夜的嘲諷,像是日語的「皮肉」意即諷刺,夜風呼嘯把孱弱的火苗吹捧成了勢不可擋的暴烈,熊熊燒燙他早已平躺許久的背,要他忍不住翻身側躺,好讓背後穿刺而出的某種尖銳稍微冷卻。

如果夜能說話,她定然在大肆尖笑,笑他愚昧而不自知地期待一場遙遠的雨水。雨水未盼到,只盼到了晨曦將至前的短暫朝露,垂懸在寂寞的眼角和指尖,輕輕抖動就灑落在發燙的身體上,卻舒緩不了那分不清是怒是慾的脹痛。

如果他早知道,他會趁夜黑風高閂上門窗,關緊自己的所有念頭,把最難搞的腦袋小心翼翼安放在羽絨枕上,為遠方硝煙不止的戰事默禱一首關於和平的詩歌,在眼尾差不多開始噙著目油的瞬間滑過意識的門檻,把又一次死去的自己埋葬在乾癟的昨日。

如果他早知道。


(三)若渴•若谷
饑渴餵養勃發的創意,空虛接納庸碌的俗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