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


看電影時,配樂的設計引導觀者的情緒走向,好比在故事推進畫面上相當乏味的《奧本海默》,因為緊湊的鼓鑼重音而製造了漸進式的緊張氛圍。

聽歌曲時也一樣,先枉顧寫詞人描繪的概念,一首歌的旋律和編曲總是先行帶領我們的耳朵走進一個境界:抒情的弦樂和鋼琴組合容易把我們推向傷懷善感的國度,而電音跳躍的音色則鼓舞了我們身上的細胞一同沸騰,儘管後來才發現歌詞闡述著一則關於死亡的寓言。

讀一本書,我認為封面設計和裝幀也包含了這樣的引導用意。文字排版、字型選擇、插圖編排,乃至書腰上的引言和推薦人,都已經悄悄地為作品安插了一個定位,並將潛在消費者帶往一個特定方向,是文青語錄,是女力雞湯,是人文傳記,是土地紀實,是理財工具,是風水命理……

看一齣戲,劇終落幕,演員離開觀眾視野,回到他們各自的日常,但經紀公司或公關機構持續為藝人設定角色性格,用以在百花齊放的藝能界脫穎而出,招徠發展機遇。不夠精明或入戲太深者會對人設全面買單,不僅陶醉在虛擬的形象裡,也逐漸分不清哪一張臉才是藝人真實的表情。

就連飲食也有甩不掉的「事前訊息」,廣告文案、賣相擺盤、餐廳裝潢甚至是屬於社交範疇內的推薦名人,都會讓食客在咬下第一口咀嚼出感想前,有了先入為主的既定想法。

並非不誠實,而是連自己也來不及意識到,有些主觀早已被涉入其他思想組合,就像被注射進血液的藥物,潛移默化之下改變了體質和眼光。

但只要地球仍在自轉,從海上吹來的東北季風就不可能停歇。我們席地坐在草原,佇立在山邊,憑欄倚靠在三十六樓陽台上,都能在三月的某個清朗早晨,用裸露在袖子外的手臂肌膚,感受到引領我們正式走入春天的暖風。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