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長成大樹——《玉子》(Okja)觀後


親愛的:

有一次和一位初相識的朋友吃飯,我提議了蔬食料理,無肉不歡的朋友爽快答應,卻忍不住好奇詢問我為何不吃肉。於她而言,人生的重大樂趣之一就是品嚐在口舌間跳躍碰撞的味蕾體驗,那是深至靈魂的自我滿足,也是填充肉身的實質溫飽。

那一瞬間,即使周遭嘈雜混亂著星期天的購物人潮,我還是忍不住墜入了多年前和你探討過種種飲食與生存議題的那些夜晚。若不是你,我可能不會那麼快意識到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關係,也不會思考起餐桌和屠宰場之間的距離。

最近看了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玉子》(Okja),再次提醒了我對肉食主義抗拒的理由,雖然我並非世俗定義的「素食主義者」(所以我從不自稱吃素,只籠統地說我不吃肉),也沒有如維權人士強力倡導的,選擇從栽植到收成都對環境友善的生產過程,或是即使不殺生,也不攝食從動物身上提取的產物(如牛奶和雞蛋);我只是抱著不想造成他人困擾的所謂「鍋邊素」心態,在這個純素飲食概念不夠普及的社會上,找到讓自己在維持最基本限度的原則下活下去的方法。

也許你會說我的不夠堅持是一種敷衍,或是一種虛偽,就像那些年我們在路邊攤反復辯駁著彼此的立場,你用身體力行試圖說服身邊的每一個人茹素的好處,我則頻頻拋出各種假設來挑戰你的理念,好幾次你用激進的字眼抨擊我面前的盤中餐,我總是在惱羞成怒之前沉思起來。

直至多年後我才漸漸意識到,讓我沉思良久的並非你賣力想要傳播的素食觀念,而是在這個豬雞牛羊都上桌、吃食牠們是理所當然的社會,要如何更有效且更正確地傳達這樣的訊息。

當初的你雄心壯志,年少輕狂,一心只想將「不為口腹之慾而殺生」的想法告訴每一個你接觸到的人,你的熱血轉化成行動,進取得帶著尖刺,你的急功讓你對他者預設了過高的期望,導致後來當你看不到想要的結果時,你變得有些憤世嫉俗。

於是我思忖,一樁本是如此美好善良的念頭,因為「信徒」本身的轉達方式,讓人們對它有了負面甚至抗拒的心理,像是幫了倒忙的感覺,而我相信事件本身從來沒有對錯,只有個人立場的不同,甚至,有時候需要一點所謂的「機緣」:時機未到,再怎麼說教或都只是徒然。


by NETFLIX
就像當我淚流滿面地看著《玉子》裡的美佳奮不顧身地拯救她心愛的巨豬玉子時,我知道還有成千上萬隻逃不過被宰殺的生命是我們無能為力的。電影並沒有很理想化地拍出所有被囚困的動物都被釋放奔向自由的完美結局,反而很寫實地加入了動物維權組織和跨國企業之間的衝突,甚至隱喻了動物維權組織為了讓黑心集團的敗德行為曝光,不惜考慮犧牲玉子來拯救更多的生命,追求更崇高的目標。

之前讀到影評說,看了這部片子會讓人從此不再吃肉,就像那部知名的屠宰場影片《生命的吶喊》(Meet your meat)讓許多人轉而吃素,但我想我不會如此天真地以為。

人類的生活習慣是經過長久的演練和人生背景的相互影響所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推翻改變,尤其是飲食偏好,更是建立在輕易就左右我們行為的食慾之上,除非遭逢重大事變(比如病痛),否則我覺得自發性的改變飲食是一種意志力和自我的較勁。

而我們需要允許時間來軟化我們根深蒂固的思維,急不來的事拼命催促有時反而帶來反效果,且無論何事,我們也應當將尊重擺在各種理論學說之前,因為身為一個人,我們都有最基本的選擇權,選擇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當年有失節制地鼓吹吃素或許讓周圍的人一度厭煩至極,但也因為這樣,那顆籽苗不經意地種進了我的心中,在我往後的歲月裡,在我自己也未察覺到的時刻,悄悄發芽開展成一株蓊鬱的大樹,或許這就是常說的時機到了。

《玉子》會不會在觀眾心底種下什麼,我不知道,但也許在未來的某天,我們當中的誰會突然看到生命真善美的可能,然後做出一個足以扭轉動物命運的改變也說不定。

想你的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