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相聚一刻


年復一年的節慶時刻總容易讓人疊覆起過往同一時期的回憶,兩相比較,感慨與喟歎油然而生,這是人們口中常道的人生;鎏金歲月,沒有比佳節慶典更惹人在意年與歲的增遞了。

去年此刻,疫情之故,各地都過上了最冷清的春節。遊子無法歸鄉,家人無法團圓,安慰著彼此多虧科技視訊之賜,仍能隔著屏幕互道一聲平安,留得健康,相逢在望。


一年後病毒沒有消滅,全球染病數字仍在持續累積,大規模的疫苗策略後,死亡率似有所降,而抗疫疲乏的人亦逐步學習了共存的生活形態,亦步亦趨,頻頻提點自己要活在當下。

於是今年春節,隔了兩年的返鄉潮再現,小鎮新村裡門戶熱絡,車流絡繹,甚至連沉寂一年的花火也如得以回家團聚的笑靨一樣,在跨入壬寅年的那一刻,在故鄉矮厝連棟的清澈夜空中綻放。


面罩成了新服飾,但踏進家門即卸下心防,圍爐相談,起勁時不免口沫橫飛,歡騰中夾藏隱憂已是這個年頭扎在許多人心上的一根刺,因而見著人我們總笑得有些心不在焉。

老弱婦孺一眾,我們一邊感念至親摯愛挺過了險阻憂患,和我們溫暖擁抱,一邊又本能地提防著所有接觸表面的潛在風險,心思細膩者轉過身立刻消毒搓手,粗枝大葉者繼續忽略餐桌上的公筷母匙。


缺席了一年的家庭合照是否依然幸運地完好無缺?經過這一襲凶浪,有的家自此空出了一張椅子一雙碗筷一封利是,思及此後,見自己周遭熟悉的臉孔仍舊燦笑一如記憶,便也更加想要老派地一再感恩天地眾神,同時祈願先行的靈魂安息,猶生的後人堅強。

於我而言,去年除夕團圓飯桌上只有四人的畫面歷歷在目,今年桌邊簇擁著十人七嘴八舌,夾個菜扒口飯還會不小心磕到隔壁的人,但沒有人抱怨這等事;這麼說或許不符現下時局,但春節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一年大家總算都嚐到了些許年味。


在病變的籠罩下,抗疫意識依舊鬆懈不得,未來如何無法斷言,而我們只得胸懷希望,放眼未來之際不忘踏穩每一步,且行且珍惜。

一年一年重新把年過得越有滋味。



番外篇:壬寅年二三事

為考日檢奔赴都城。經過一年的沉寂,看得出今年商場的新春裝潢都下足重本,希望炒熱消費買氣。

無四季之分的大馬,唯有造景春梅淺嚐一絲春暖花開。

前陣子引發熱議的春節裝飾,華燈初上後似乎就較無「紙扎感」了。

掃二維碼,用手機搖籤筒,再領取相應號碼的籤紙,新時代的求籤方式。商場的活動企劃也要與時並進。

櫥窗裡掛著一件虎變龍蒸的外套,設計品味相當耐人尋味。

印製年賀狀,寄給居住海外的親友,用手寫字表達小小的心意。

久違的發財套餐,金燦燦的金箔或許相當對華人的眼緣,不過我想的卻是這個不適合放進微波爐加熱。

後來才察覺所謂「年餅」似乎是新馬一帶特有的傳統。今年跟著幫手製作奶油餅乾,發現其實不難。

家裡的年餅陳列角落。

年前最後一跑。路邊的艷麗黃花叢。

從事餐飲業的表弟今年難得回家,特別備製了別於一般年菜的日式菜系。

其中的花椰菜天婦羅和蕎麥冷麵非常對我胃,除夕夜吃正好符合日本人的「年越しそば」(跨年蕎麥麵)。

如今才明瞭,得以挨蹭著彼此吃團圓飯,是件珍貴而幸福的事。

透過視訊與未能返鄉的海外親戚同吃齊樂。

拜網路科技之賜,跨越時空與瘟疫的思念如實傳達到家人眼前。

相較於去年的冷寂,今年的人聲顯得格外豐厚,也格外溫馨。

年初二心血來潮發起庭園燒烤派對,邀來少數親戚,大夥兒幫忙起火烤肉、佈置桌椅、設置投影機等,又忙又熱鬧。

等到夜幕低垂,燈火撚起,戶外聚餐頓時別有一番情致。

想起小時候常辦的烤肉會,時隔多年終於再見這幅景象,確實五味雜陳,不過多是喜樂的。

新馬另一春節特色:撈魚生。一人一雙筷子,一起撈個虎虎生風。

與暌違20年的高中同學碰面,暢聊各種中學回憶,印象最深的是坐鄰桌的我們曾互換自創歌詞;後來聊到咖啡館打烊了才肯罷休告別。

仿效12年前替シデ做過一樣的事,把家裡三寶的額頭貼上剪紙裝扮成虎,再來一次「畫虎不成反類犬」。

追伸:《壬寅年二三事》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