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食時光——讀《舊日廚房》與《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交互閱讀兩部描寫食材與家族飲食記憶的散文《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和《舊日廚房》,對於不擅料理不諳吃食的我而言,也許會說是對牛彈琴,不過我很享受從作家字裡行間的細膩描繪中想像食事的滋味與況味。

從另一層角度來說,或許也是讓不懂品鑒美食的我窺探世界上許多人對吃這件人間大事的莫大熱忱。

我喜歡詹宏志細密綿長的文字,把一道料理的來龍去脈如數家珍:這道菜對他童年的啟發;在他遊歷世界時,各地異國料理怎樣拓寬他的味蕾與視界;而生命中重要的三個女人又是如何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菜餚引領他踏上烹飪之道。

詹老師不僅對做菜自有一套,還喜歡刨根潛藏在料理背後的歷史典故與淵源,因此看他寫一道菜,有時也跟著走訪了義大利海岸或基隆港的漁人足跡,或是探尋從俄羅斯傳入東亞一帶的食文化通婚脈絡,甚至是我熟聞的大馬巴生與新古毛名產,本地知食作家林金城亦登場其中篇幅,是色香味知的盛宴。


我接觸洪愛珠的文字最早是從好幾本歷年的《九歌年度散文選》中,尤其她在《110年度散文選》中那篇<二零二零台北式結婚>最教我印象深刻。

她寫日常光景內斂不鋪張,讀來溫潤有光,她寫飲食廚房我覺更是得心順手,像深藏不露的知食分子謙遜分享多年累積下來的烹調見地,讀來像啜食一鍋小火慢燉的滾粥,素淡回甘,細緻暖脾。

而她談及家庭飲食與病逝母親、台北市集炊煙與古早市場人情,以及獨身女子與婚後婦女、女兒與孫女等身份視角的故事常給我一襲靜謐之感,可她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反倒是對吃食極有主見與主張,乃至連情感對象在對食的灼解下也應勢均力敵,像她寫:「憑藉吃麵,看清彼此參差。」

我絕非吃貨,對美食向來只懂「趨吉避凶」,專挑熟悉和素來習慣的,不懂嚐鮮試膽,口味層次單薄單一,更無緣評論製作手法技藝。


我對飲食熱衷不高,但並不表示我嗤鼻那些耗費大把時間在灶台上的人。相反,由於自己做不到,我反而敬佩這群把很大一部分生活和精力都貢獻在廚事的專家。因而讀這些美食紀實我讀得津津有味,像是看一部我永遠苦手的生活技能紀錄片。

對於懂吃擅煮者,讀這些談食材論烹調的文字應該更有感,讀來或像是切磋廚藝或較量饕客指數,看他們對煮一鍋白米飯斤斤計較,寫一道魚湯洋洋灑灑,或是講一回上菜市場見聞的侃侃而談,接地氣得來又飽含了雅俗共賞的筆意與氣韻,我以為是將生活與文學貼合的最佳示例。

或許因此可斷言我是屬「紙上談兵」一派,光看他人講吃做食可以,要自己捲起衣袖來可就敬謝不敏(或時機未到)。

但說到底,我還有心捧讀一兩本食譜以外談吃的書,證明儘管我常常食不知味,食不在焉,也仍對舌蕾上的品嚐一事有所興味。

或者,其實我對和食物連結的溫情故事總有多感,像孩子單純地吃進母親親手下廚製作的便當,一口接一口,彼時他仍未懂美食的精深奧義,全世界最美好的滋味就在他的口中,隨他的童年一起,溶進身體和記憶裡。


追伸:本文亦刊載於2024年5月12日《星洲日報》星期刊「讀家」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