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克蘭感受家人的溫暖


也許很久很久以後的某日,我們終究會遺失彼此的名字與面容,最終,連自己也從記憶裡脫落,墜地而碎成殘片。到了那樣的時候,我們的記憶被握取在身旁人的手中,像一撮細微的火光,在必將到來的時刻,最後一次溫暖我們的心房。
——<臉盲>,崔舜華


從吉隆坡啟航,經澳洲雪梨轉機飛抵奧克蘭機場一共花了約十二個小時,或許是因為隔了三年多沒出國,加之我們對長途飛行向來都相當自得其樂,即使是沒有附娛樂設施和免費餐酒的廉航,我們也能靠閱讀、打盹、寫寫字,或是從預錄在手機裡的影片和歌單打發時間,偶爾拍拍窗外的雲海和日出,吃喝閒聊一番,甚至思及這趟久違的飛行和疫情前有哪些變化,總能讓我們說上好一陣子。

踏出機艙的那一刻,嗅聞著紐西蘭的空氣,我仍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虛幻感。我真的踏在紐西蘭的土地上了!彷彿歷經了疫情的阻撓和胃病的威脅後,這一趟順利成行的南角之旅變得比想像中更難能可貴。有這樣的感觸。

機場、海關、出入境大廳等每一處原本最無聊的風景都變得趣味盎然,像是劉姥姥逛大街般,我們貪婪地吸吮極目所至的一切,連排隊時看到前方旅客的行李內容,到嚴格執行的安檢流程,都讓我們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


即使我們因申報行李隨身物而排了將近四個小時的隊伍,加上飛行時數和登機前後林林總總的時間,幾乎就耗掉二十四小時了,在步出機場的那一刻,奧克蘭晚間八點的冷風迎面吹來時,我還是忘情地小小雀躍著。

旅居奧克蘭的表妹及表妹夫前來接機,把我們載往燈火璀璨的市區。一抵達遙遠他國就有至親熟悉的臉龐和聲音,我具體感受到一股窩心暖意,尤其當周遭的氣溫只有十幾度時。

表妹和妹夫是在疫情爆發前一年到紐西蘭打工度假,一年期滿準備回國之際,正好遇上了那場世紀肺炎。為防止災情擴散,各國皆採取鎖國政策,表妹和妹夫兩人就這麼被留在了這裡,陰錯陽差之下延長了在紐西蘭的生活,今天兩人都已是永久居民。


每次聽到他們的故事就覺得人生好神奇,際遇的羅盤轉向果真無法預測。誰知道一趟短期出走的旅地就成了今後人生的主舞台,當初一個心無旁騖的小小決定竟改變了後來的生涯規劃,和一片土地有了未曾想過的緊密連結。這或許就是我們華人常說的緣。

當肺炎病毒在全球各地以可怖的速度蔓延出去時,紐西蘭的情況一直都受到理想的控制。一方面說是這裡原來就地廣人稀,人口接觸密度不大,另一方面是紐西蘭位處地球的邊陲,離最近的澳洲也要四千公里,和他國的往來不若其他地區頻繁。因而在疫情時人們戲稱,紐西蘭是「世界上最後的淨土」。

表妹替我們安排了一間座落在奧克蘭市中心地段的小木屋民宿,據說這類蓋在房東家後院的Cottage型民宿是這裡常見的。


推開房東家門前的矮籬木門,穿過側屋走道,就可以看到矗立在後院的可愛小屋。裡面的格局只能算是一房一衛浴,但設備五臟俱全,除了有沙發和掛衣架,還有一個小小的餐桌區,備有簡單的電熱水壺、冰箱和碗盤。紗窗外就是房東的後屋,聽說這位房東是位電影導演,我們入住的期間正好到外地拍片。

安頓好這兩日的住宿後,翌日,輪到你的姑丈開車來接我們,到他們位在北區的家去作客。姑姑姑丈一家人在三十多年前便從大馬舉家搬遷至此,算是早年移民潮的華埠。如今他們的孩子你的表哥表姐皆已成家,一脈家族在此開枝散葉,數年才回訪大馬原鄉老家一次。

姑姑和姑丈親切好客,除了頻頻向遠道而來的我們介紹他們家院子裡當旬結果累累的檸檬樹,當晚還帶我們上館子,到一家香港餐廳吃飯。外頭街道一入夜即冷冽蕭索,港式餐館內燈火明晃,我們邊吃邊互道各自近況,一桌子珍饈佳餚溫脾暖胃,卻不比他方遇故人的知遇篤定。


而說到奧克蘭,作為紐西蘭第一大城市,對比國境內其他廣袤土地而言,確實繁華而稠密。但紐國亦是縱觀全球對國內生態保育不遺餘力的國家之一,因此即便是在這座第一城市,也有許多維護優良的自然公園。

再者紐西蘭是個位在印度-澳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的火山國,因此光是奧克蘭城內就有好幾座建在火山遺址上的休閒公園,比如這一天我們趁著天晴去踏青的伊甸山(Mount Eden)。


伊甸山標高僅196公尺,卻已是全奧克蘭最高的火山。沿著步道登上這座休眠火山頂,就可一覽奧克蘭的城市景觀。放眼望去,星羅棋布的建築群散佈在平鋪開展的地平線彼端,僅在中央商業區一帶簇擁著高樓華廈,其中標誌性的奧克蘭天空塔醒目矗立,如一把尖刀劃破天際。

紐西蘭的九月中旬正值南半球的冬末初春,氣溫才正準備回暖,因此即使陽光普照,戶外的溫度依舊寒涼。伊甸山如今綠草如茵,遮掩了曾經如一道瘡口的火山口,俯瞰像是一碗翠綠的抹茶湯,在萬里無雲的蒼穹下搖曳生姿。


我們慢悠悠地走逛這座初識的城市,用心品嘗一切細緻的美好,天候、人情、自然風光、城市脈動,然後隨著天色漸黯,我們的肚子開始鬧騰,等待是日晚上和表妹再度聚首,一起在市中心的義大利餐廳共進晚餐。

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拜訪你的表姐和住在南島的表哥。身在他鄉有一個盼等的人,會讓胸口暖暖的。


(待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