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奧克蘭!跟隨在地人拓印日常
如果要說,人變老了有什麼好,就是可以回去的地方比較多吧。
——<重抵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孫梓評
——<重抵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孫梓評
當我們的露營車進入基督城的市區範圍,我們知道這趟環島自駕之旅已經來到尾聲。
回到兩個禮拜前我們初抵的這座南島最大城市,看到依然車水馬龍的街道和大廈,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在一處交疊:開啟自駕之旅時的雀躍與忐忑,對比歷經雨雪風霜後歸來的滿足與不捨。
「又回來了。」不經意脫口說出的一句話,讓我驚覺一座初逢才不過兩天的城鎮已經讓我們以旅人之姿呼喊歸來。
基督城迎接旅人的期待,又再送走旅人沿途搜刮來的各種感懷,這裡是開始也是結束,像電影《異星入境》(The Arrival)裡面說的圓,我們繞了一大圈回到原點,聽見了另一個時空裡自己的心聲。
把車交還給租車公司,負責人辦好手續後捎來一個燦爛的微笑,遞給我們一張發票,上頭記載了我們開著這台露營車翻山越嶺走過1755公里的哩數。八個月後的現在,我坐在高原家中的書桌前,努力回溯一路行過的人情旅事,一邊筆錄一邊用谷歌地圖描出我們的南島環線,看著竟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觸。
人生中曾有過一段時日,我們在一座南國疆土上日夜奔馳,在不斷變換的風景中借來一襲身份世故,我們不再是我們,而是他鄉孑然一身的無名者,如派屈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筆下的「海灘人」。
從一期二會的基督城離城,再度回到北島奧克蘭,初來乍到時有我的表妹和表妹夫接機,這一回則輪到你的表姐等在機場外。結束南島篇章,北島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住進表姐家二樓的客房,掛上在地人的眼光,跟隨他們一起描摹日常,探看紐西蘭城市生活的另一種面貌。
你的表姐自小學就在這裡生活,和香港籍丈夫育有一對子女和一隻名為Pickles的玩具貴賓狗。我們一進屋Pickles就滿懷敵意地吠叫,應該是在想家裡怎麼突然侵入兩個陌生人。
和表哥一樣,你們一照面便用粵語侃侃而談起來,只有在轉向我時才特意切換成中文,不過為了努力參與你們之間的話題,數日下來總覺得我的廣東話聽力有了大躍進(笑)
表姐家位於奧克蘭南區,從那裡到中央商業區乘車需時約三十分鐘,一進入城區便看見擁堵的馬路和絡繹不絕的人潮,和我們在南島所見的地廣人稀大相徑庭,「原來紐西蘭也會塞車。」我忍不住說道。作為紐西蘭人口最多的城市,奧克蘭聚集了全國三分之一的人於此,是紐國的商業和工業重鎮,自然可以想見這裡的繁華。
來到都心,我們沿著最熱鬧的皇后街(Queen Street)漫步,看西裝革履的上班族與手持相機和購物袋的觀光客在高樓投下的陰影處彼此擦肩,玻璃櫥窗在街道兩旁高調綻放,除了耳熟能詳的各大國際品牌,亞洲餐廳和手搖飲店在這裡也四處可見。
抬頭一看,罩著屋簷的騎樓上方是玻璃帷幕的摩登大廈與上個世紀的舊有建築交錯林立的景象,經過醒目的摩爾風格市民劇院(Civic Theatre),再往前一點就是可以望見內灣和海港大橋的奧克蘭海濱(Auckland Waterfront)。
我們從皇后街轉入維多利亞西街(Victoria Street West),順著坡道慢慢爬升,來到奧克蘭天空塔腳下,這座高328公尺的通信塔是南半球最高的獨立建築。
記得剛到紐西蘭的前兩天,我們在伊甸山(Mount Eden)上遙望對岸高聳入天的奧克蘭塔,今天我們則站在天空塔底下,不過我們不打算買票登頂,僅只在塔底短暫小憩,坐下來舒緩走累的雙腳,喝我們裝在保溫瓶裡的熱咖啡,一邊等待表姐夫放工後來接我們去吃迴轉壽司。
城市漫遊,走馬看花,我們時而從制高點遠遠旁觀,時而走入人群,穿梭在別人的日常裡,借用他們的視野近身覷探,由此拼湊出一幅我們版本的都會風情。
回到家,表姐問我們還想去哪裡,對於城市觀光,我們都是淺嘗輒止,倒是對春櫻仍然念茲在茲,於是我問,十月初的奧克蘭還有櫻花嗎?表姐和表姐夫討論了一陣後,決定帶我們到附近的獨樹山(One Tree Hill)賞櫻。
和伊甸山一樣,獨樹山也建立在火山遺址上,經過萬年的沉眠和綠化,火山躺成了一座綠意盎然的休閒公園,山腳地幅廣袤,所在的康沃爾公園(Cromwell Park)栽植了成排櫻樹,是在地人平日運動、春季賞花的好去處。
表姐一家帶著Pickles陪我們來到公園,一下車就看到粉白櫻花在不遠處縱情盛放,把頭頂湛藍的天空和腳下的綠茵襯得更加艷麗動人。對比我們在基督城海格利公園(Hagley Park)看到的林櫻大道,獨樹山下的櫻花群更加集中,也有更多人在樹下席地而坐,在和煦的午間斜陽下看書午睡,慵懶自樂。
這裡似乎更接近我們心目中的典型「花見」,可能也和這日天晴氣朗有關。春櫻爛漫,在影影綽綽的樹影下即使什麼都不做,也不枉此般柔情萬種的時光吧。經過南島的嚴寒風雪,我們再會日光下的美麗山櫻,內心不由得懷抱更多感激。
表姐夫一把解開Pickles的牽繩,你的外甥兩兄妹拿出飛盤,在偌大的草坪上和狗狗玩起拋接遊戲。Pickles看似豆丁短小,奔跑起來可是衝勁十足,耳朵啪啦啪啦地顛甩著,非常可愛。
「奧克蘭的公園有分寵物友善和不允許攜帶寵物的,以前我們很喜歡帶Pickles到另一個公園,但是那裡後來改了條例,變成不開放予毛小孩進入,我們便不再去那裡了。」表姐在一旁向我們解釋。
看夠了櫻花,我們原本打算繞著步道走到山頂,不料烏雲逐步逼臨,我們只好半途作罷,折返回頭。回程路上,表姐夫跟我們說了獨樹山的背景故事,原來山巔處曾生長著唯一一棵羅漢松,遺世獨立般的存在自1870年代便成為此地地名的由來,不過卻在一百多年後的1994年和1999年遭到同一名毛利族維權人士以抗議紐國政府為由,用電鋸試圖伐倒松樹,引發軒然大波。出於安全考量,政府在2000年決定將這棵備受矚目的老松移除。
「自此『獨樹山』變『無樹山』,『One Tree Hill』成『None Tree Hill』……不過這當然只是本地人的戲稱,官方名字仍舊沒有改動。」表姐夫牽著Pickles娓娓道來。
在你表姐家短居的那幾天,偶爾不開伙的時候,我們會隨他們一家大小到小區附近的香港餐廳吃飯,或是到商店街採購生活用品,看他們在這座地球邊陲的城市如何過日子,同時胡亂懷想著要是我們落腳此地的種種情境……
就像我的表妹和表妹夫早已定錨於此的故事。於是我們住在這裡的期間也擇日拜訪了表妹奧克蘭的住所,說來巧合,地點竟和你的表姐家相去不遠,都在南區的同一個地段。
當我踏進表妹溫馨小巧的家,終於身處那個我們常常在視訊時呈現在手機屏幕背景的空間,我的內心不由得升起一股莫名的悸動,彷彿來到了切盼已久的什麼地方似的。我想是因為得以親自感受家人遠在他方的生活場域,如實目睹他們每日兜轉的作息範圍,所拉攏起的親密感吧。
原來你都在這張桌子前上網、在那個沙發角落平躺、在流理台前沖泡你說的拉花咖啡……諸如此類無關痛癢的日常碎片,卻因為能夠親眼見證而有了一絲真確。或許這就是擴增實境再怎麼仿擬,也無法完整傳遞的身臨感受。
知道我們從南島回來後還有數日時間走逛奧克蘭,表妹特別為我們安排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活動:燭光音樂會。
這一晚我們來到城北帕內爾(Parnell)的聖三一大教堂(Holy Trinity Catheral),恢宏雄偉的現代風設計讓教會散發新時代的摩登氣息,隔壁的聖瑪麗教堂(Saint Mary’s-in-Holy Tritiny Cathedral)則相反地保留了百年木造建築的古樸風情。兩座教堂一新一舊毗鄰而立,不僅成了高檔區帕內爾的醒目地標,更是奧克蘭最重要的宗教場所。
我們的音樂會地點是規模較小的聖瑪麗教堂,排隊入內後才發現素日作為傳道的神聖空間此時搖身一變,成了弦樂演奏廳,且在中央走道和聖壇前綴滿了數之不盡的(電子)蠟燭。
待賓客整齊入座,晚間八點半一到,聖瑪麗教堂內的燈火瞬間黯滅下來,同時間幾百盞燭光慢慢撚亮,在整個挑高天花板的晦暗教堂中搖曳生輝,成功營造出一股聖光漫溢的氛圍。
接著,四位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和大提琴家粉墨登場,是日演奏的主題是致敬跨世代瑞典天團ABBA的四重奏組曲。我們有幸坐在第一排,可以近距離欣賞四位功力絕頂的提琴家在圍滿澄黃燭火的光暈中鏗鏘有力的表演風範。
關於弦樂演奏,我算是個徹底的門外漢,不過聽到現場琴瑟和鳴的和諧音韻彼此交融匯聚,像一襲溫暖又澎湃的熱流穿透我的全身感官,我憑直覺讚歎不已,相信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記得在演奏到好幾首膾炙人口的曲目時(<Money, Money, Money>、<Dancing Queen>、<Gimme! Gimme! Gimme!>),觀眾都情不自禁跟著擊掌應和,而來到他們傳唱度最高的那首<Mamma Mia>時,全場更是大合唱起來,十分過癮!
後來聽表妹說,這個燭光音樂會是聖三一大教堂例行舉辦的系列活動,以弦樂的方式重新詮釋不同的音樂類型,除了流行樂,還有像是宮崎駿的電影配樂,或是安東尼奧韋瓦第的古典樂,加上獨特的場地設計,長年來吸引許多慕名而至的音樂愛好者前往朝聖。
曲終人散,我們步出聖瑪麗教堂時夜色早已深暗。表妹和妹夫下班後轉來接我們,一行人去吃了個漢堡宵夜,在晚風轉涼的午夜時分和隔壁桌夜不歸營的青少年一樣,談論著這座城市的好與壞。
(待續……)
是日路線:
是日手札
従妹さんが予約してくれたから、教会のチャーチにおける行われるキャンドルライトの演奏会を出席しに行きました。今回のテーマは70年代に大人気なスウェーデンのグループ「ABBA」です。
木造のチャーチの空間にキャンドルまみれの場面が僕たちは踏み込む瞬間に目の前に展開してくれ、結構綺麗だと呼ばずにはいられませんでした!
あの夜、チャーチでキラキラとろうそくに飾られてるホリーな雰囲気の中、四名バイオリニストさんがカルテットで『Money Money Money』と『Mamma Mia』と『Gimme! Gimme! Gimme!』など世界名曲を演奏していただけ、非常にお楽ししてました。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