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發來的摩斯密碼


有些巧合難以言明,像超現實的影子重疊在現實的影子裡,而這樣的偶然又和人生記憶中另一次的偶遇極為相似,一不留神就會以為是在腦海裡重複播放的舊有片段,可一旦仔細留意觀察體會,思忖起來,則會更驚詫地發現,那些在截然不同的時期所發生的事,竟有著本質上非常接近的輪廓。

比如我在讀著村上春樹的新作《城與不確定的墻》,裡頭提到了一個特殊個性的孩子,不為家人、村鎮甚至世俗所輕易接納,總是沉默地獨來獨往,鮮少有人理解他的內心感受,於是有一天他選擇從這邊的世界跨過了那一堵隔開現實和非現實之間的高墻,自此消失在眾人眼前。

後來,深感愧疚的家人熱切尋人,在車站張貼肖像公告,或是到町立圖書館來詢問館長,關於常常到圖書館閱讀的這個孩子的詳情。有一個段落大約是這樣描述的,館長認為平時疏於關心孩子身心動向的家人直到他被神隱了,才來做出個人的努力,試圖挽回這個已經失去的家人,是他們該當承受的後果——對應上現實中近來正巧發生在我身邊的人事,總有一種熟悉的既視感,況且我還想起讀到這一段的前一個晚上,我和相關的人正好在談論著類似的話題。


於是我心頭一驚,原本和圖書館館長一樣,仍在忐忑著是否該鼓勵那個孩子走上自己選擇的道路的心情,在讀到了那個章節的後續進展之後,看到了因果之間複雜的糾葛借由寓意般的故事得到了某種梳理,突然也和主角在小說中的心境一樣,稍微輕鬆了一些。

而這種在虛構的故事和現實的境遇之間交疊的情形並非第一次發生。仔細思考,上一次閱讀村上的《刺殺騎士團長》時也有過相仿的經驗,只不過具體的對照事物是什麼,如今已經記不得了。像感染新的變種流感毒株而突然喪失嗅覺那般,從某一天的晚餐開始聞不到任何氣味——味覺還適度保留著,但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響——吃任何料理都像少了什麼似的,明明嚼著的是雞肉塊,口腔裡卻只有甜鹹的單一滋味,而沒有肉質本該散發的香氣。

其他記得的類似巧合的閱讀經驗,有一個是當我同時交錯著閱讀兩位不同作家寫的兩種不同文體(時代也不同)的作品時,竟在兩者之間發現了共同的交集點;還有一次是把小說中的人物描述重疊在剛看過的動畫角色身上,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物自此在我個人專屬的腦袋裡交融在一起,刻蝕出一個立體的形象,幾乎再也揮不掉。


如果要說的話,諸如此類的事情好像可以繼續延展下去。例如《城》裡的圖書館情節喚起了去年底我在東京早稻田大學村上春樹圖書館裡行走的記憶。穿梭在書架之間的那個時刻,我還沒開始展讀《城》的中譯版,卻先行走進了小說架空的世界裡提及的圖書館,而那圖書館還不是一般的市立圖書館,而是與村上緊密相連的圖書館。

於是我忍不住牽強附會起來,想像著自己闖入了作家的神秘知識庫,在那裡預先未來的自己成為「夢讀」,而這一篇篇擺在我的部落格裡的紀行隨筆,於焉變成故事裡層層書架上展示著的蒙塵的「古夢」。

在這麼想,或是說這樣寫下來的同時,我想著自己可能也像那個孩子一樣,在不知覺間跨過了那道不確定的墻,從這一邊進入了那一邊,至於哪一邊才是現實,哪一邊又是非現實(或是說超現實、潛意識之類的)則難以辨別。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人生中的這類巧合並非全然都是偶發的,或許這其中的發生與牽連是具有意義的,是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刻意為之的,用來傳遞給我們——世俗而不明就裡的我們——一些重要的訊息。

只待我們有沒有確實接收到箇中的暗喻,像解開摩斯密碼那樣,讀懂宇宙一早就發給我們的種種提示。

這一方面若說是一種迷信的話,我倒是相當耽醉在這樣的迷信裡就是了。


延伸閱讀: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