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片段之感LXXXIV


(一)緣分
面對緣分,年輕一點時的我任其自生自滅,像路邊的野草花,開得成便垂斂欣賞,開不成亦拂袖而去,自以為瀟灑。

隨著年歲增疊歷練,再看緣分,我學會悉心護養,縱使知道終究未能綻放馨香,至少我這邊廂付出過了努力,照料澆灌,不枉情感真實的流瀉,溫度真切的熨貼。

然後再心無旁騖的,頷首道別。

「那個時刻,我們因為相似的困惑,臉上出現了相似的表情,於是誤以為志同道合。
當然,比起因為那個時刻,相似的表情,誤以為相愛的,我們存活得僥倖,寂寞而誠實。」
——李維菁



(二)吃閉門羹
帶著對閱讀過作家文本的憧憬踏上小說虛構場景的現實借喻城市,我像個興奮莫名的粉絲走在朝聖的路上。

只不過,當我來到作家頻頻搬遷過渡中的其中一所故居,才發現不是我在網路上蒐羅資料時所見般,得以開放遊客入內。綠色的塑膠圍欄圈起了庭院和木製町屋的走廊,我不得其門而入。

定睛細看立在緊閉正門前的告示,原來三年前的那場地震將這座和洋糅合的房屋震傷,自此關閉參觀。我失望之餘,也不禁揣想著,修復工程應該是停滯了吧?否則一間佔地不到五百平方公尺的住屋不可能經過三年仍未復原。

隔著工事欄杆眺望迴廊內,作家的人偶霸氣盤腿坐定,臉朝庭院,一手還撫摸著一隻貓,那兩撇招牌八字鬍和濃眉非常惹目,但人偶終究彰顯不出肉身臉面的滄桑威嚴,我唯有彎身閱讀釘在欄杆處的作家生平簡介,拿取一份手冊,請旅伴幫我在庭園裡照張相,作為到此一遊的紀念。



(三)網路白堊紀
臉書和幾個旗下社交通訊軟體遭受全球性大當機的那天,我依舊埋首在我自己的寫作世界裡,直到90後的表弟突然在群組裡抱怨,我才覺察到幾個大牌都出了狀況。

「我全都沒在用,所以沒差。」我在不受影響的LINE群組裡寫道,還附上一個得意的笑容貼紙。

「當你無法交功課,不能加入討論群聊,收不到學校發來的通知,你就會知道有多惱人。」表弟煩躁地表達。

「什麼?你們現在要通過臉書這種私人平台交功課嗎?為何不用電子郵件?」我詫異。

「電郵?你真的好老哦!現在很多機構都在使用臉書收發文件信息,因為夠方便。」

「可是電郵不是才更正式嗎?臉書應該是很私人的個人社群賬號,憑什麼要別人使用自己私底下的管道來連接官方外界?還有那些拒用臉書的人怎麼辦?」我好奇且不解。

「至少我們年齡層的人幾乎都有臉書賬號,而且要說私密的話,Instagram才比較個人吧,臉書現在反而變成半正式的聯絡方式了。」表弟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語氣解釋。

社交媒體生態上的角色興衰與性質轉移的確早已在悄悄發生,當初年輕人最夯的臉書逐漸變成開始接觸智能手機的長輩們的街角茶餐室,儘管祖克伯格努力將之升級轉型;而後起之秀的IG以更簡潔的使用界面贏得厭惡了聒噪擾攘的新世代。那我想,仍在使用網誌的我又屬於哪個分類?心中不禁浮現起「網路白堊紀」五個字。

「小心有一天谷歌倒閉,你的部落格文章全都灰飛煙滅。」表弟奸笑著說。

「不可能!!!」但老實說我還是有點誠惶誠恐,默默提醒自己要快點去備份。



(四)創作
影片裡的烹飪人說,料理就是一種化學反應,用不同的食材、比例、溫度、力度的拿捏控制,排列組合出成千上萬的菜色。加上地緣文化的滲入,不同的國情衍生出各自由古流傳至今的手藝,那手藝裡又糅雜了一個部族或是一代家庭的味蕾習性,經過時間和空間的傳承,飲食在今天是桌上的文化圖騰,是口中的家族史,是世界版圖的認識,也是烹飪人一種最貼近民生的藝術創作。



(五)老派堅持
用家裡的接線電話打給本地送報員,請他到家裡來一趟,因為要一次過繳交一年份的報費。

送報員騎著機車來到家門外,烈日當空,我把一疊紙鈔付給他,他接收點算後,從口袋拿出一本收據簿和一支筆,就著機車座位上填寫數額,簽名,然後輕輕一撕,把薄薄的一張印有「正式收據」和派報社名字的單據連同找款一起遞給我。

從打電話到接過收據完成付款流程,一種非數碼化的老派堅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