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河見證的傳奇(上篇)——空盛桑運河前的古董收藏家
一座河流纏繞的城市,我總以為有其柔韌的部分,像奔騰的川水長年衝擊著河岸,把原本看似毫不妥協的地勢剖開、轉向、挖鑿、移位,落居其上的文明一早便見識了自然母土不可違抗的力量,為之崇敬,學懂謙卑,於是也對隨波逐流有著更通透的領悟。
船運是曼谷人交通生活的一部分,面對成日嚴重塞車的市區路況,乘船是另一個重要選項。橫貫曼谷精華地段的空盛桑運河(Khlong Saen Saeb Canal)呈東西走向,日日載送居民往來曼谷各區,最西邊的河口連接昭披耶河,其中一處傍河而建的紅色柚木高腳屋正是著名的「泰絲大王」金湯普森(Jim Thompson)的故居。
六座漆上酡紅色油漆的泰式傳統高腳木屋被許多熱帶闊葉植物包圍,紅綠間雜引發視覺上的衝擊印象。這些房屋曾是身為美國軍官的湯普森在二戰期間駐扎曼谷時的別墅,後來戰事結束,他卻愛上了泰國的生活,決定永久定居於此。
湯普森之所以被稱為泰絲大王,主要是因為他推動了當地的手工絲織產業,將這項長期不受重視的家庭手工業發揚國際,創立了以他為名的絲綢品牌,如今說到「Jim Thompson」,就會聯想到高級絲織品。
而這位靠絲綢在曼谷起家的美國大亨,事實上原是一名對藝術美學有著敏銳嗅覺的建築系畢業生,這六座木造房舍便是由他親自設計。
房屋遵循早期的高腳屋形式建造,並且不使用一根釘子,展現卯榫的高超技藝,其中幾座還是從古都大城府拆卸後搬運至現址,1959年落成保留至今,目前作為「金湯普森博物館」,展出這位古董收藏家耗費畢生從鄰近的緬甸、寮國、柬埔寨甚至中國收集到的各種奇珍異寶。
我們買票入內,跟隨中文說得相當標準的講解員走進博物館,一邊見識這位家財萬貫的絲綢大王從各地買回來的瓷器、玉器、石雕、木雕、玻璃、水晶、帷幔、畫卷,也一窺經過專家考證還原後的起居生活格局。
想起戰後物資仍匱乏的六零年代,湯普森就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如此碧麗堂皇的宮殿,一方面用著比利時的水晶吊燈、義大利的瓷磚地板、中國景德鎮的瓷壺餐具,一方面又在一樓畜養雞鴨,建蓋米倉,從挑高的客廳眺望近在眼前的運河,以及當時河對岸的紡織工廠。
在當地人眼中,這位熱愛東南亞文化的外國人想必如同他的絲織品一般奪目出眾。
不過身為大馬人,我們對金湯普森這個名字不算陌生。他在1967年到金馬崙高原旅行時離奇失蹤,從此杳無音訊。
曾有流傳說他是在森林中被老虎咬死,也有人推測身為美國前情報人員的他藉故銷聲匿跡,退隱江湖,甚至在2017年推出的一部名為《誰殺死湯普森》的紀錄片中,揭露他的死牽涉到當年的馬來亞共產黨。
湯普森的失蹤原因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案,為世人留下又一筆傳奇色彩。
追伸:「金湯普森博物館」(Jim Thompson House & Museum)官網
prev/ 落戶曼谷的茶道精神
next/ 昭披耶河畔的璀璨寶塔
《曼谷紀行2019》所有文章按這裡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