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一本雜誌

朋友郵寄來一本日文雜誌,是我近年來喜愛的日本雙人組合,在出道接近兩年的時候登上日本樂壇最高殿堂——日本武道館——開售票演唱會,是為經歷疫情後時代的一項非凡創舉。
整本雜誌以這雙人組合及其音樂作品為主軸,發想出各種有趣的企劃,除了慣常的人物深度專訪,訪歌手本身及其音樂公司經紀人、合作過的造型師、業界音樂製作人等,甚至還找來了社會觀察家和文學專欄作家針對他們的現象發表意見。

此外,還有音樂影像作品背後的製作秘辛,關於動畫師及導演的創作過程;又因此音樂組合主打「小說音樂化」,編輯部也專訪了每一首歌曲背後的原作小說作者。整本100頁的雜誌滿載名為「YOASOBI」組合的大小事跡,讓追隨者能更貼近他們的個人魅力或創作核心。
日本雜誌的排版果然簡約精巧又不失時尚的力度,除了視覺設計上的專業成熟,在內容企劃的創意上更是別出心裁,以一個藝人作為主題編輯的一整本雜誌,要不流於俗套且還兼具內涵,從企劃到執行到後製的過程就可看出日本雜誌/實體出版業的匠人精神。
其中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企劃包括,以YOASOBI歷來歌曲為靈感發想的服飾穿搭及繪畫作品,還有根據他們的歌曲風格整理的餐飲、戶外活動或商品資訊,既符合生活美學也呼應他們粉絲的年齡層視角。


而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個紙本行業走入夕陽的年頭,日本還有餘裕推行一本耗時費力製作的特典雜誌(還非一般月刊附贈的小誌),除了賣歌手藝人的高人氣,我想相較於其他越來越不接觸雜誌的國家,日本人應該還是有翻閱一本生活誌的風尚與習慣,而那是多麼可貴的一件事。
順帶一提,以我目前的日文水準,賣力讀著上萬字的專訪內容,只大約讀懂六七成,但也從中學到了許多生字與表達方式。謝謝朋友如此用心。

日本語,看不懂。但雜誌的排版是美的。
ReplyDelete排版簡單乾淨又充滿一種(我覺得)日系的內斂時尚感。
Delete不張揚不花哨,但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