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調子


點開電腦或手機,就會不期然看到認識的親友和素未謀面者的生活情報,透過社群平台的推送把各自的吉光片羽展演在我眼前。

誰又搭乘飛機去了哪個小島度假;誰讀了什麼書發表了怎樣的心得;誰把不太專業的自炊晚飯大方放送;誰抄襲了哪邊的語錄配上自己的美照;誰放了健身房甩汗的影片喊話那種電商風格的勵志空話;誰熱烈分享了心愛偶像的最新演出作品;誰表面上在陳述自己某段待人處事的風格實則在微微炫耀自己獨樹一幟的見識……

偶爾會像這樣突然厭膩起看見這些瑣碎,和自己實質生活沒有任何交集的人事,不請自來地佔據我的眼球與記憶體,明明一個彈指就能轉身杜絕,視野淨空,卻仍著魔般每日自動報到,看了又不爽。

我自己其實不也話癆般悉數各種自身片段,一場隔離可以寫成千字文,一本雜誌的編撰被我信手胡謅得煞有介事,最糟的還是偶爾清楚記得的夢境,成為我偷渡情感團塊的「夢諭」,寡廉鮮恥地公然示眾。

我有時會想,反正這個時代讀字的人已經式微,看聲光影片者眾,被我私藏在字裡行間的什麼應該沒有太多人在乎。

這似乎又要老調重彈地回到「部落格」這件事上,我總是貪懶地藉部落格現成的名義行使碎嘴囉嗦的理所當然。啊部落格本來不就是網路日誌,日誌就是用來讓像我這種長氣的人打發時間的文字遊戲。說到日誌,我還想起鎖在老家書桌抽屜裡那幾本我誓言要燒毀的真實日記本。


曾幾何時如此私密的書寫行為竟被攤在陽光下變成一種常態,甚至演變至光文字還不夠,必須透過動態影片展示露骨的自己才滿足,每一個搔首弄姿都在直球索討矚目的眼光。相較之下,落落長的文章反而含蓄委婉多了。

進入網路時代,仍在堅持寫字的人或許同樣在乞討一種關注,只是我們總利用辭藻迂迴、修辭曖昧的手法掩映過於坦率的輪廓,我們總自視清高地以為,懂得留白才是藝術表現該有的美,甚至自詡文學境地的高貴。

可與此同時,我們或也丟失了影像力度的飽滿純粹,我們在欲言又止之時,果敢的人早已高喊他們追求的高潮,並明確獲得了一個世代的理解。

或許也譬喻了兩個時代的愛情。書寫者偏好把情感密織在一封封老派的情書裡,不張揚又有些試探性地寄送到對方手中,過程總耗時費力,但按捺等待的時間總浸潤出一股哀矜的美。

而當代的愛情獵人用手機App彼此前後打量,一拍即合不合拍即左滑,乾脆利落省時省力,曖昧總讓人受委屈,不再是醞釀一場明快戀情的必要元素。

不太懂得和影像談戀愛的我,轉過身還是回到了部落格的懷抱,埋頭聞嗅著熟悉的慢調子氣息。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