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試圖買一本日語書
和朋友約在某城中商場碰面,刻意提早兩小時前往,只為了趁等待空檔跑到頂樓的日本連鎖書店逛逛。那是隔了好多年都沒機會再光顧的書店。
在中文書區繞了幾圈,發現對眼的書不多,新書專區的架子上更似過目即忘,想來是否自己的心智愈發庸俗,對歷史文化懶散得提不起勁(以往都是為了一趟即將前往的目的地而買來充當背景資料閱讀),對小說散文興致勃勃,卻因書價高昂而被嚇退;或許近年來習慣了在網上淘書,即使加上了海運費,網購書本的價格仍普遍比實體書店來得平價許多(有時接近一倍)。雖知這個時代開一家書店要面對的挑戰有多艱巨,但不算太有餘裕的我只能默默期望有能的他者多多支持本地書店。
發現更多的,是心理勵志類的書目。撇開語錄類的不談,那些由專業心理咨商師或心理學家撰寫的「被討厭的勇氣」、「如何找到自己」類的書皆排在暢銷榜上前置位置。以前我們稱之為「心靈雞湯」的書,如今換了包裝,從更專業的視點出發,繼續為迷茫的世人指點迷津。
後來和二十代目的表弟妹聊起,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同儕買最多的,不是語錄就是勵志書。「沒有人在看小說了啦!」我忍住了「現代人的心靈到底有多脆弱」的吐槽,設身處地想了一輪,記起高中時的自己其實也讀了很多的所謂雞湯文,吳淡如、張曼娟、劉墉的書也買了不少,「做自己」頻頻成為一種時尚的口號,來到網路攀比更露骨的年代,看不見自己的人或許比想像中更多。
~名曰味噌起司蛋糕但吃起來味噌並不會太濃郁,算是剛剛好的味道。~ |
說到底其實是我們更了解了自己的根性,更懂得放過自己,不再強蠻或天真地試圖想要訓練自己扭轉個性,或扮演一個不夠實際的自己;我們深知有些破敗萎靡才是自己最舒服自在的樣子,並容許它們在關起門的凌亂房間裡蹦跳。
活到了一個歲數之後,我們發現自己不再想要妥協,而懂得接納並欣賞不夠美好的自己。
啊你看我也開始「自己」長「自己」短的,怪自以為是的。總之,後來我走到了書店的日文書區,那是我是次書店之行的目的。自從學了一年的日本語後,我從能夠讀懂簡單日文文章中獲得了相當的成就感,於是想說是時候買本教科書以外的純日文小說或散文來挑戰看看。
在文庫本的書架間來回穿梭了好久,試著翻讀了幾本看似有趣的書,結果到最後都沒能選上一本。不是日文程度對我來說太困難(畢竟是寫給日語母語者的),就是我自覺不可能讀得完整本小說。雖然我一度考慮入手讀過中文版的村上春樹原文書,甚至也跑到兒童書區探看是否有適合我日語等級的童書,不過直到頭頂的廣播提醒顧客書店即將打烊,我仍找不到有信心讀完的書,最後空手而歸。
只能說自己太自不量力了。後來我還是乖乖回到專為日語學習者編撰的「NIPPON所蔵」系列雜誌,讀著雙語對照且附上生字表的文章,繼續累積更多的單字量,然後等待有朝一日可以手捧一本文庫本,游刃有餘地讀到最後一頁。
若是十年前,很可能我會硬是買下一本村上,然後因讀不下去而擱置在角落積塵。歲月果真讓我們變得更實際了點。
對我來說,我還是趨向看小說比較多,散文。激勵書偶爾會買一些。
ReplyDelete我也愛讀小說散文,總覺得能按捺著好好讀完一部長篇小說是很有魅力的事。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