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失傳的福州菜


年前回到南部家鄉。攜著高原帶回來的新鮮蔬菜送到二姑家,順道與她閒聊幾句。

進門後發現二姑正在趕制朋友向她預訂的年餅。二姑自我有記憶以來就是個烘焙能手,逢年過節儘管再忙,也會烤好烤滿一瓶瓶一罐罐的各色年餅,Kuih Kapit、牛油餅、鳳梨酥、蛋白餅、蒜香餅、千層糕等族繁不及備載,常常送到家裡來,一送就是好幾罐的慷慨。尤其現今物價騰飛,烘製年餅耗時費工花錢,贈予手工自製的年餅更是一份無言的心意。

哈啦兩句後,二姑見我一旁手腳空著,便囑我加入幫忙。我自認不是料理人,但僅只在擠出花樣的麵糊上安一顆巧克力豆這種初心者也能勝任的事,我還是做得到的。

談及她幾個月前參與本地電視製作的春節特備節目單元,二姑在鏡頭前製作了福州傳統菜餚「八寶飯」,我嘴甜稱讚她在節目上鏡頭頗多,二姑倒是含蓄中帶著快意,想來就像我家老爸幾年前因「割膠」主題上過新傳媒電視一樣,喜在眉間不勝言。


福州籍貫在西馬不若東馬廣泛,大部分集中在霹靂的實兆遠(Sitiawan)和柔佛永平兩地。祖籍福州的我們幾個後輩,其實對福州菜系了解不多,來來去去叫得出名堂的大多是大街上館子裡都在賣的福州麵、滷麵、紅糟雞,而年節時期常上桌的酸甜魚鰾和太平蛋也算熟悉,用豬油和糯米製作的八寶飯、滿洲糕以及麵茶就幾乎絕跡我們小輩的生活視野了。

因而當我轉述堂妹完全不知道八寶飯這道菜時,正在烤盤上擠麵糊的二姑有些慨然地說:「有些福州菜很多家庭都不再烹煮,快失傳了。」接著還義憤填膺似的補了一句:「下次二姑做給你們吃!」

想想我們這一代後輩幾乎沒幾個說得上幾句福州話,便不免有些惋歎。確實是直到農曆新春到臨,我們才發現有些自古傳承下來的傳統,無論烹飪、習俗、文化、語言,都在隨著一代人一起更迭、逸失,我想起洪愛珠為了留住離世母親的家傳廚藝,才動筆寫就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這本飲食散文。

而不擅料理的我所能做的,也許就是在每一次新年飯桌上,好好品嚐福州菜,好好聆聽詢問健在長輩們關於他們那些年的故事。


延伸閱讀:老爸的割膠實錄——《老爸上電視啦!我的割膠工人側拍實錄

Comments

Bold & 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