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音樂的多面性

有衛道人士在報章上發表言論,批評現今的音樂創作人江郎才盡,亦或是故弄玄虛,才會有那麼多以通俗低下的字眼為歌名的流行曲。在他們認為,這些曲名不僅降低大眾的文化素養,還隱約鼓勵譁眾取寵的別樹一格方式來宣揚次文化,對新一代青少年的思維產生負面衝擊。

歌曲如《無賴》、《愛瘋了》、《傻瓜》、《笨旦》、《脫掉》等,取名雖然標新立異,卻還是有不少唱紅街頭巷尾。創作者如此立名必有他獨特的見解。從寫歌角度來看,這些填詞人創作時憑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感受或靈光一現的靈感,很多時候也是受到歌曲旋律本身的影響,延續出曲風帶有的意境,用文字具像化。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音樂界不再好比多年前的太平盛世,許多社會因素使到這個領域的競爭腳步呈倍數增長,激烈的生存抉擇與市場價值的考量也成為創作者創作時的一項制約。因此,除了音樂曲風不斷加入許多新元素外,歌詞方面的寬廣度與接受度也兢相被擴大了,而不再只局限於含蓄的清雅瑰麗。

要說他們引人注目也罷,因為“與聽眾產生共鳴”不正是他們的目標嗎?能夠脫穎而出已是獲得成功的一大要素。如果說寫詞人是為引起共鳴而寫作,那麼這些衛道人士口中所謂的“粗俗到不可理喻的歌名”不正好反映出時下大眾文化的通俗性?

人們說音樂無國界,音樂的界線的確很寬廣,一首歌可以藝術價值崇高到把它視作一件藝術品來欣賞,也可以通俗平淡到琅琅上口,唱出小市民的心聲。音樂不再只成為傳達愛意的專屬管道,隨著時代變遷,社會思想的演化,如今任何題材都可以通過音樂來體現,從抽象的心靈物語愛恨情仇,到具體的家常瑣碎柴米油鹽。而寫詞人自有他們一套的想法與理念,想將整首歌列於哪一個層次都取決於他們。若人人都正經八百寫高尚的人生勵志與光明未來,誰來寫出雖不太能登大雅之堂但卻更實際貼切的人生無奈與繁缛?而當歌詞內容詣在引起百姓感同身受之時,取名難道不該俗凡些嗎?用“愚者”來替代“笨旦”?未免矯飾過頭了!

我一直認為為自己的作品命題是創作者必有的權利之一,無論是文章還是歌名,取名的樂趣都不該被剝奪,況且有些歌名也是一種創意的表現。只要這些歌詞沒有粗鄙到不堪入目/耳的地步,也都是這個時代的人對這個時代的一種表現方式。

其實在中文音樂領域裡,我們都不必太杞人憂天。大多數歌曲都只是通俗而不粗俗,都只是樸實而不樸拙。相較於更開放的其他國家,我們的音樂並沒有病態到為引人注目而喪失最基本的文化底限。像之前提到的,音樂的層次很廣泛,若要專注於其中一隅來抨擊,倒不如學會包容及學習音樂的多面性與整體性,賞析藉以文字與旋律的結合來開拓我們引以為豪的共通文化!

Comments

  1. 任何藝術作品

    只要是出自內心

    便是真

    動機純正

    便有善

    引起共鳴

    自然美



    同意你說的通俗而不粗俗

    ReplyDelete

Post a Comment

Bold & Delicious